
春满人间

文/何俊锋

岁月向荣,遍地春远,花为万物盛开,用桃花绽蕊的粉红,用清雨梨花的洁白,用紫藤优雅的清芬,用杏花红心的明媚,写意季节最美的时光,诠释着春天缤纷而不失节奏的仪式感。徜徉于春天的花事里,心怀诗意,行携春风,眼中是明媚,笔端有馨香。春天在处处清欢里,庄重着季节迭新的嘱托,播撒满目青绿,点缀朵朵花开,在万物可期可待中,轻抚春风羽纱,在万物可亲可爱中,环披春阳轻衣,含笑于春雨的清烟里,用人间满心的欢喜和希翼,从容诠释着春天的仪式感。

春天的人间,原野的青绿里点缀着花团锦簇,枝头的葱茏里隐约着姹紫嫣红。入眼处,红杏在枝头闹,桃李在一簇开,海棠在院隅笑,藤萝在编花墙。春天的仪式感滋润着万物生长的勃发与生机,在一树花开,一书清香里,各自有序。在热闹的花事里,常常是心无机事的安静时光。有闲看花开的雅趣,有静书万物的兴趣,有回首流年幽趣,有憧憬岁月的生趣。抬手低眉处只此青绿,从未枯蔫,花在时光的清浅或厚重里,为万物而开,沐浴着凉雨清风,诠释春天仪式感中诗词的韵脚。

一抹香,一缕风,光阴猎猎,时光眷眷,喟叹世间枯荣,见证年轮次第。花开暖诗一行,万物相约香盈。镌刻春天的仪式,予人间烟火万千风情,予似水流年万般清明。花为万物而开,万物待花盛放,每一种春天的仪式,都是深情不渝的庄重和盛情不吝的诠释,为几旬光阴以几多希望。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在春和景明中,看花为万物而开。卷起岁月的一帘幽梦,寄春风十里柔情。春天在花开的诠释里,用心情做信使,以完整的仪式感,把最美好的祝愿赠予岁月静好,愿期盼的一切都能如约而至,如期共赴。

油画中的美女
诗评书画名家

文/屈军强

[玫瑰]咏齐白石

走刀破石世人惊,
笔动起风意气成。
情聚毫端无所计,
鲜桃鹤寿自书名。

[玫瑰]咏赵朴初

佛门慧业寄春暖,
妙启仁心荡圣园。
笔下清和善气汇,
晨钟香馨送丰年。

[玫瑰]咏启功

崇德幽默写和风,
精笔储学修炼雄。
静色清香人尽话,
五弦八宝忆秋鸿。

[玫瑰]咏林散之

笔洒从心龙凤欢,
管城情味起回澜。
盈虚境界誉常记,
大墨惠风意赤丹。

七古.星辰

文/李周省

昨夜星辰伴君眠,
晨起梦醒百花艳。
青山绿水今朝好,
龙腾东方乾坤转。

2022.04.13作于中山市

春景

文/刘忠良

蝶绕蜂飞穿岸堤,
河川初醒景迷离。
山中春鸟悠然过,
洼野麦苗一色齐。
得趣举杯同友醉,
开怀敲韵共君题。
无边画意心难静,
堪捧诗书自乐兮。

精神突围

文/张海强

疫魔再次它的狰狞
早已是孤雁离群
无所谓被封城
只是可怜了年少青葱
平添了离愁新恨

扑克的冲锋
支起了憔悴的精神
两两厮杀排兵布阵
暂时在遗忘中
终于迎来了夜深

安静的时光

文/何俊锋

坐在安静的时光里,清风花影构成了动静相宜的动画,聆听花开,也聆听内心的声音,这样的日子慢慢的过,这样的季节慢慢的欣赏。剥离掉内心繁杂,时光流水一般从身边滑过,如一曲悠扬婉转的旋律,心绪便有了丝滑般的舒畅。风和日暖,陌上花开,每一缕阳光都散发温暖;花香摇曳,疏影横斜,每一丝暗香都晕染芳华。烟火人间,平凡人生,看似平淡,却意韵绵长。岁月安然,日子安暖。花开时,走入花丛,染一身花香,醉了轻梦;花落时,涤一段香尘,净了人间风月。一切不必刻意寻找,也不必过于强求,且让它自然而然地丰盈、美好。春深了,尘世喧嚣,而寻一处静好,我在光阴的懒散里,看薄风醒绿,看春暖红了花,不觉就爱上了这人间烟火。

折一枝花,轻嗅花香,这是属于自己的一份情欢雨窃喜,珍惜珍藏,小心收藏,陶然醉人,不过如此。
安于自己的小时光,纵使别人的剧情里清风拂面,繁华绕肩也与我无关,我自安然若素,心香一瓣足矣。如此一生,自会有生活中的诗意、花开幽香陪伴,花落暗香浮动,我们便可从容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每一个寻常日子里,一草一木,都是生命的风景,一风一月,都是光阴的日历,一思一念,都是内在的天气与心情的晴雨表。我喜欢这样的光阴,绵长,不张扬,细碎,不贪恋,如一株绿藤攀援在窗前,安静而自由的生长。以安静的姿态,坚守自己的信仰,用心守望,努力释放出属于生命的绿色,诠释岁月的恬淡与美好。

人过中年,才明白,无论身处什么中年之后,遇事总是微微一笑,就会让所有的浮华与浮躁都随之消散,心情平和,安静中,让自己坦然面对生活。半生走过,也明白了幸福就是灵魂的香味,美好的人之所以美好,并非有不老的容颜,而是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纯净的灵魂,宽厚的胸怀,有一双清澈的眼睛,暖了心扉,也香了流年。安静的时候,学会放下俗世的烦扰,给心灵来一次解脱,打开心结,清澈心境,不必任何装饰,也无须谨慎掩藏,只做最真的自己就好。保持内心的安静与生命的丰盈,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现实,期待未来。你会发现,每一天太阳总是新的,余生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是美好。

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周向东

一江春水向东流,
回首也曾争上游。
人海茫茫遇刘彬,
古道热肠教山水。
勤将豪情题李杜,
更将壮志寄倪瓒。
激情岁月无时止,
精彩人生是处留。

2022年4月13日作于扶风


超脱凡尘

文/何俊锋

超脱凡尘,远离世俗,揽清风入怀,携明月为伴,野处修篱种菊,不惹情思,把日子过成田园诗。生活中的烟火气息,聚拢来是浮华,散出去是舍得,注入心是禅念;市井小巷,走进去是随流,走出来是脱俗,融进情是道场。灶旁琐碎的锅碗瓢盆,檐下平淡的亲情爱情,拐角寻常的家长里短,都是修心养性的内容。心静才能听见灵魂的声音和纯真的私语,心清才能看见人性的本质和真正本原的自己。身在红尘处,心在云水间,日子安安静静,生活平平淡淡,时光长长远远,人生清清浅浅。心灵安暖温柔,一份释怀已成住持,供养灵魂,滋润纯真初衷。
怀抱一颗素心淡念,秉持一份初衷纯真,执守一脉柔软赤诚,不急不燥不乱,不悲不忧不惧,不言清苦寂寥,只语安暖自在,栖息在一方素景里,一隅清欢里,一念记忆里,一帧影子里,一缕梦境里,淡淡喜,浅浅爱,让心底的柔软温情如花绽放,使本能的纯真简约如期抵达,也是身心最好的归宿,魂最美的夙愿。任眼前浮华喧嚣万千,我自心静如水,不为世俗所及,远离是非恩怨,不惹尘埃纷争,清欢时有;任皱褶沧桑成叠,我自情怀若初,哪管花开花落,何忧世事变迁,归来仍是少年,喜悦常在。在寻常淡淡的烟火中嗅出浓浓清香,于习惯浅浅的日子里悟出深深妙趣,也在善待光阴、经营清欢时发现、成就更好的自己。
怡起浅淡简约的日子和安暖寻常的朝夕,调配成情趣和兴致的贴近。各在自己的秀场,演绎钟意的主题。窗前煮茶,浓淡随兴致,一杯淡茶可品一程冷暖,静心、化躁、去忧烦;灶间烧饭,稠稀随喜好,一碗清粥可觉情缘深浅,充饥、暖身、怡情趣;灯下诵读,古今涌情怀,一卷诗书可触远方温柔,辞旧、迎新、慰风尘;院中耕耘,四季落心念,半亩田园可感幸运难得,养性、明志、度余生。珍惜怦然心动的瞬间,珍重稍纵即逝的美好,素心向阳向暖向善向远,浅笑看开看淡看轻看透,朝阳晚霞皆是景,月圆月缺都是情。随一颗喜悦心,意悠哉,情自在,心明净,梦翩然,愿时与人常相好,人随缘永谐宜。

晨起微言

文/屈军强

世人敬贤,学古效今厚德载福
哲人传道,一言一行仁善和谐
勤人收获,四时付辛苍天不负
善人爱人,心常宁静从不狂傲
好人平安,谦逊努力诚信为本
宽人结友,不计得失心胸豁达
雅人有趣,琴棋书画陶冶情操
恩人难忘,饮水思源积善成德
福人有福,惜缘造福长乐长安
高人高超,敬则固志学以致用
快人乐观,潇洒活跃益寿延年
仁人厚德,守诚精进损友远之
学人长处,奋发图强励志建功
贤人思考,守好底线自省自强
健人养生,开心平安合家幸福

扶风青铜器的故乡

文/屈军强

我的家乡在关中扶风,是一个文化大县.古有周礼和谐,今有美景无限,法门佛都,俊贤浩气,都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
特别是家乡出土的青铜器在中国文化艺术画廊光彩夺目,在研究古文化和书法艺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铜礼器,古时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们扶风县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卫盉》造型生动,文字优美;《墙盘》双耳圆口,铭文古雅;《伯公父固》纹饰精美,曲线文妙;《一式钟》云文漫卷,篆书遒劲;还有《几父壶》《冬方鼎》等等,都有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金石永年,文化灿烂,礼器之韵,金文之质,文化象征,艺术美感,值得我们回味。青铜器造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字体设计新颖,真率稚拙,花纹繁缛富丽,富有节奏感。
器古,美妙,图纹品,篆字临,寄情怀古,古风盎然。纵观中国文化史,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民族文化的艺术风格,让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