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张英在康熙年间,金榜题名,被皇帝封为弘文翰林院庶吉士。当官以后最为轰动的就是家里人,其父母大宴四方,对别人炫耀起自己孩子。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张英官场之路顺风顺水,还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当起了太子的老师,权利也越来越大。
张英本人是个廉洁的清官,自己生活节俭,并且还时常去接济一些穷人,皇帝对其赞赏有加,在其五十多岁的时候被封为礼部尚书。这个职位让他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非常大。
随着张英的官越来越大,张家人的脾气也越来越大,有一年,张家人因为土地问题与邻居争执,双方谁都不肯想让,最后这件事情闹到了衙门,而县官秉公执法,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张家人觉的自己“朝中有大臣”竟然没有得到一点好处,非常气愤。
最后张家人便写了一封信给张英,希望张英动用一些关系为家里人涨涨士气,给邻居一些压力。张英接到信后了解了大致情况,于是写了一封回信,信里只有二十个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等到张英的回信后欣喜若狂,以为这下可以威风一下了。等看到心中内容,大家面面相觑觉的非常惭愧,于是找到邻居又主动退让了三尺。邻居看到张家人的做法后比较感动,也做出了退让,让出了三尺,于是这条路被称为了“六尺巷”。
而张家人在张英的熏陶之下,逐渐的谦虚礼让起来,而张英的儿子张廷玉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也成为了皇帝宠臣。虽然张英做了大官,而从不恃强凌弱,这一点跟大多为官的不一样,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