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鹤 吉林农安人。书画家。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责任编辑。曾获全国诗词大赛第一名十余次,一、二等奖近百次;经手修改诗词曾获“华夏诗词奖”大奖,“白帝城诗词大赛”金奖第一名等等。著有《诗词速成手册》《律诗分韵集联》《分部对韵词典》《何鹤诗词选集(一、二卷)》《诗词点评笔记(一、二卷)》《诗中岁月》《百字飞花令》等。
续:
何鹤改诗(12)
何鹤改诗(11)
何鹤改诗(十)
何鹤改诗(九)
何鹤改诗(八)
何鹤改诗(七)
何鹤改诗(六)
何鹤改诗(五)
何鹤改诗(四)
何鹤改诗(三)
何鹤改诗(二)
何鹤改诗(一)

刘为来
岁杪抒怀
【何鹤点评】“莫云”放在篇首,不宜。“兴亦饶”感觉不舒服。三四句的后三字对仗意义不对称。“尚”字使整句意思拧巴。第七句作了个无由的设问,第八句稀里糊涂地冒了出来。每句不甚通顺,两句之间也无什么关联。
游万佛湖
【何鹤点评】首尾两句韵脚音同宜避。首句与诗题重复且非诗语。二、三、四句平淡无味。为诗忌无景语,一味议论。然景为情使,景语即情语。意象太密如一幅画不留空白,总觉气脉不畅。用些虚词串起景语则可活络句式,灵动全篇。
丁酉夏月有感
【何鹤点评】首句略感别扭。三四两句费解,“嵚”字生涩。五六两句前后不搭。七句使全篇格调大降。改用“遥从”置换“悠悠”;用“来译”置换“默默”。这样化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一个流水对。调整第七句,使之与第八句衔接自然,同时,提升作品的格调。有时候一个字,或几个字,或一句,就能把全篇的意思来个天地翻覆。所以一定要在下字上多下工夫,毕竟诗词是语言的艺术。
加入中华诗词学会有感
【何鹤点评】小诗甚好,只是结句与全篇不谐。只将“任浮沉”三字一改,则意义大改。
丁酉暮秋感怀
【何鹤点评】首句太泛,具象些更好。结句虽新颖,但与前句衔接不洽。
秋思
【何鹤点评】这首诗不错。个别字句小调整即可。“花”与“华”同音,尽量避免。况且,月牙比月华更具象,也更有诗意。“窃”字伤景。这里说一下,有些动词的提炼,适合就好,过犹不及。窃黄花,看似很新奇,实则破坏了原本的意境。这是专家们最为忌讳的一种炼字恶习。有句话叫因辞害意,此即是。香茶,太滥,不若新茶。张春超
闻蛙
【何鹤点评】“四起扬”不顺。三四两句亦然。整体看,各句分立,一盘散沙。写诗一定要有一条主线,围着这条主线写。这首诗实景过少,叙述偏多。不能想写什么,写什么,要有取舍。删繁就简,抓住要害。有景也在有情,景为情设,情为景生。像这样过于议论的遣词造句,结果一定是让作品很枯燥无味。
寄语十九大代表
【何鹤点评】按平水韵要求,用韵不够规范。从整体看,要调整,还是动“闲”这个韵脚,比较容易。且“莫等闲”未能提升全篇意境。改成“待梦圆”既合时代新声,升华全诗境界。只是“圆”与“源”同音,为避,改首句后三字。感慨十九大
【何鹤点评】这首诗,有些本末倒置。将首尾句换一下,意思就顺了。“却”字使整体基调与作者初衷拧巴了,只一字,就有了本质的不同。可见炼句有多么重要。将“乡”易“来”。这个“来”,作虚词用,意在把前后“寒”与“冬”联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