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里蛙声〈散文〉
石僧
鲤鱼湾是一个地名,因婉延曲折的鲤鱼江而得名。鲤鱼湾原来是小江大队的耕地,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在县城工作的外地人在鲤鱼湾买地建房,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区。
小区内常住居民有一万多人口,龙蛇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鲤鱼江像一条玉带一样环绕整个鲤鱼湾,据说是一块风水宝地,鲤鱼逆水形。也许真的是,鱼头处是一个小山岭,岭上有一座将军坟,碑文记载:“明朝昭勇将军南山盛公之墓。”清明前后,江边十里蛙声,蛙声如鼓。天气晴朗的时候,夜晚繁星满天,天上地上江水上,仿佛全是闪烁的星星,蔚为壮观。也许是地灵人杰,小江本地人又称此地为“将军岭”。
平时,来鲤鱼湾休闲钓鱼的人很多,因为和青云村隔江相望,江两边都是钓鱼的人。有时候,夜晚也有人来钓鱼,打着渔灯,星星点点,也成了一道风景。真正住在鲤鱼湾的人,倒没有几个钓鱼的。
以前的鲤鱼湾就像是一个自然村落,静谧而悠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突然发现小区里到处都是小车。小区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更让人苦恼的是,江对面的青云桥上,繁华似锦,人声鼎沸,晚上到处都是唱卡拉OK的。心情好的时候也欣赏一下桥上的歌声,有些老歌也蛮动听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觉得“讴哑嘈杂难为听”。
K客们有时也扰民,唱过零点都有。
去唱歌的人倒不是为了展现歌喉,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人生各有各的活法,随他去吧。今夜蛙声如雷。
小城里人们的生存环境很苦,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迁移到城里,生计都十分艰难。有一些家底的到了城市,先买房安置下来,倾其所有还欠银行一大笔贷款。一点都没有的,租房子住。年轻的工作也不好找,收入不稳定。年纪大的,根本没有工作,也就没有什么收入,成了城市里的难民。大城市可能情况好一些,小城市简直是灾难。青云桥上的流动卡拉OK摊,很多都是这些人在经营,没有什么很高雅的文艺活动,只是找一些柴米油盐钱而已。生活不容易,特别是现在,疫情三年了,好像也没有消停的迹象。
今夜鲤鱼江蛙声十里,和青云桥上的歌声遥相呼应,热闹非凡⋯⋯


作者简介:石僧,本名韦超途,广西贵港市人,以书法文章自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