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香女士怡人风采


《五言绝句》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春来花满枝,红瘦蝶来时。
风雨总多情,相逢一树诗。
2022、4、13

《五言绝句》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推窗即看花,
闲坐品茗茶。
生活这般好,
何必想复杂。
2022、4、12

《五律.小路》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人生路漫漫,
光阴最无情。
回首多少事,
意志定输赢。
胸襟怀大海,
波澜而不惊。
心有桃花源,
人生四季春。
2022、4、13

《五律诗》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华灯放异彩,
美酒稍温透。
窗下相思语,
笔中文章秀。
当约李杜来,
研墨吟诗斗。
2022、4、12

《五律、诗》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军旗飘扬,军歌嘹亮。
军魂永存,威武雄壮。
赤胆忠心,忠诚于党。
无畏精神,英雄形象。
钢铁长城,坚韧刚强。
听从指挥,危难总上。
放眼世界,心胸宽广。
无私奉献,汗血疆场。
爱国爱民,保卫家乡。
英姿飒爽,斗志昂扬。
厉兵秣马,立足打仗。
敢于亮剑,怒怼豺狼。
忠肝义胆,铁血担当。
英雄儿女,楷模榜样。
2022、4、12

五律. 《梅花三弄》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惟有岁寒梅
忆奉莲花座
涛翻三月雪
自弄还自罢
石上五株梅
败港拥花流
不见三光曛
吟弄惠风吹
候暖日烘梅
棠棣黄花发
令下三军整
更弄瑶笙罢
再折绣江梅
俯首饮花蜜
江上三千里
镜弄白髭须
折得一枝梅
秋港菱花干
甲乙三道科
饮弄水中月
识看岭头梅
拟作杏花媒
元和三年冬
赏弄终日夕
2022、4、13

《春之小吟》(新韵)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广州
谬矣唐人句,春风怎似刀?
柔唇轻吻处,花脸泛红潮。
芦叶做风车,呼呼旋嫩绿;
流光附小轮,倒转童年去。
满纸烟霞满,花香冲室门;
春天凭我手,写入莽乾坤。
无私播绿阴,芳草献青春;
春雨滴滴泪,为酬芳草恩。
春住梨花院,春栖杏蕊门;
两般皆不是,少女正怀春。
啣泥双燕子,巢小筑屋梁。
人类无穷尽,鬼城出四方。
杜鹃唤花开,旦暮啼何苦;
粒粒绛音符,化为花落树。
时众躺平多,三胎空号召;
翻墙杏闪婚,愿把孩娃抱。
蒲公英小伞,遥向彩云飞;
牵我相思意,可知递与谁?
蓝天撇捺排,雁字何灵动。
大字重书人,人能不自重?
堤下野菊开,风中脸半埋;
怜之欲前吻,十五女儿腮。
榆树钱儿落,因风送庶民;
举国脱已尽,不用你扶贫。
春曰吾送暖,花要感吾恩;
花却反唇道:无花不是春。
2022、4、15


作者简介:曾云香,网名天香:广州市,军转干部,转业到学校当舞蹈老师,后转到民政局,共产党员。学历本科,已退休。公务员,愛好文学舞蹈。
中国诗人作家網会员挡案庫!世界诗歌作协会员!
铁岭市诗词学会会员。第十五届“三木秉风杯”征文大赛获奖《三等奖》华夏诗文苑成员,其作品曾多次在华夏头条,《新版北京头条》幽雅阁文学诗刊,等谋体平台发表。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正在进行中……
欢迎各界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您心中最美好的憧憬,优美的文字,登上我们的平台!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必须是原创首发,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