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夜啼-美印峰会暗流涌动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4月12日夜综合新华网、印度斯坦报网消息,美东时间4月11日夜,美国总统拜登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视频会晤,对于印度前期大量购买俄国能源的行为,美国曾表达了强烈不满,外界对此次会晤的氛围不抱乐观态度,然而事实却让人措手不及,双方不仅进行了“坦诚对话”,会议氛围还十分“和谐”。

原因只有一个,双方并没有直接就俄国能源的议题进行讨论,拜登没有对印度提出“要求”,莫迪也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双方维持了一个表面的默契,也正是在这种对关键问题避而不谈的“默契”之下,会谈氛围才显难得的融洽。
观察家们注意到,拜登虽然没有直接对印度提要求,却仍然含蓄地表达了美方的不满,拜登表示,印度的国际地位不会因为依赖俄国能源而得到提升。莫迪对拜登的言论不置可否,仅仅就布查事件表达了谴责,但并未提及北极熊。

在随后举行的美印防长、外长“2+2”会谈中,美方开始露出了本来面目,公开鼓吹“东方威胁”,要求印度选边站队,美防长奥斯汀指出,东方大国正试图“挑战和破坏”邻国的主权,并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危言耸听,称北京正在“侵蚀”印太地区的安全,奥斯汀同时保证,美国将同印度站在一起。

在抹黑中国的同时,美方也没有放过北极熊,奥斯汀称北极熊的“入侵”行为公然破坏了“国际秩序”,奥斯汀还不忘给印度加油打气,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宣称美国将在太空和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同印度无缝合作。

拜登和奥斯汀的分工十分明确,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两人一唱一和之下,对印度恩威并施,逼印度在中俄问题上妥协。但印度并没有就范,印度防长辛格对中俄两国只字未提,仅仅称此次会晤将使印美关系更进一步,包括CNN网在内的众多媒体评论称,这种“温差”让美方十分不适应。

在东欧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北极熊纷纷“谴责”,并出台了多种单边制裁,涵盖了金融、能源、贸易、农业、人文等众多领域,与此同时,美国还要求世界其他国家选边站队,同西方国家一道对北极熊进行抨击,但中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并不买账,纷纷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事实上印度不仅没有“谴责”俄国,反而在联合国专题上与中国等国投了“弃权票”,并且还加大了对俄国廉价能源的购买力度。据美媒报道,在东欧冲突爆发后,印度购买了至少1300万桶俄国石油,此举引起了美国的不满,但印度不同于小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容小视。

随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三国相继访问印度,并给出大量的经济利益企图拉拢莫迪,但印度不动如山,拜登公开对印度进行指责,强调印度是“四方安全对话”中的“薄弱一环”,也遭到了印度的无视。观察们认为,印度的“软硬不吃”,是美国在此次会晤中不敢嚣张的关键因素。

印度的表现也给国际各方提了个醒,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大局,只有坚持己见不动摇,才能在对外关系中赢得对手的尊重,盲目跟风站队、在国际上被外部势力裹挟,结果只有“玩 火 自 焚”。
事实上,谁都能看出来,无论美方怎么大谈美印战略伙伴关系,无论话说得多委婉,都掩盖不了两国在东欧危机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也改变不了美国施压印度“选边站”才是这次会晤主题的事实。对此,当事方更是心知肚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最近露骨地表示,希望印度放弃“不结盟国家”地位,这在印度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愤怒:“印度不是美国的”。“印度希望美国停止与任何国家结盟,美国会听吗?”

观察们注意到,美印这两年的互动颇为密切,尤其华盛顿为了“拉印遏华”,在国际舆论上俨然化身新德里代言人,给美印关系蒙上一层玫瑰色。然而,两国“友谊的小船”却经不起东欧危机的风浪,被瞬间冲刷出了立场和利益差异的一面。印度依据独立“不结盟”外交原则,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做出的选择,由于和美国所期待的方向不一致,就遭到华盛顿杀机暗藏的“后果”警告。当然,印度并没有买它的账。

笔者认为,只要是一个坚持战略自主的大国,就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与华盛顿对表,一定会有不同和分歧。但华盛顿在骨子里从来就不接受、不尊重甚至排斥和遏制其他大国的战略自主,也一直在采取威逼利诱等胁迫行动**它的生长。这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其他独立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与任何意识形态或价值观都扯不上关系。此次,拜登与莫迪网上峰会,让人们看到了世事危急下的暗流涌动与“驴象”大戏的演译。后戏如何?值得续看。特赋《乌夜啼》为评为观。
网夜聊风雨,
威施利诱嘶声。
拜登莫迪牵驴象,*
面里不同平。
世事危如洪水,
小心方可求生。
结盟与否宜周到,
印度慎思行。
注*指,4月12日(美东时间4月11日夜),拜登莫迪依约举行网上美印峰会。虽然约定主题是美印友好,但实际上大谈“北极熊与乌鸦之战”。拜登软硬兼施逼莫迪“选边站”,莫迪小心谨慎维持“不结盟”。世事危急,台上台下,“驴象”戏味甚浓。结局如何,值得续看。
——2022年4月13日凌晨时事诗 岁月留痕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