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叔对文化的尊重》
文/李冬花:
昨天晚上,六丶七点狂风刮的不停,我卧室后窗外的一棵大桐树隔窗看见摇摆不定。
风自带哨子,院子里的树叶子丶桐树花落了一层又一层,让我打扫得手里都不敢放下笤帚。
风声越来越紧,天变阴又下起小雨来了,雨一出场就显示霸气的气势,豆大般的雨点砸在屋顶,一时,大雨成了狂风暴雨。
忽然停电了,手机也不争气,没电了,我急忙找见手电筒,跑出大门外,门外有几个人,我也看不清楚是谁在说话,只听到说,“西关都停电了……”

我返回来,干脆上床睡觉吧!
窗下的桐树被风吹的声音刺耳,真是令人忐忑不安。
大约一个小时后来电了,电来了不到四十分钟,又停电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八点多了。
睡觉吧!刚脱掉上衣,听见有人敲门,我就穿好衣服,拿着手电筒在门内向门外人打招呼,谁呀?我一听是非常熟悉的声音,但是,还不完全确定,我又问,你谁?我沒听清楚你的声音。
他说:“我是你孙叔。”
啊!我打开门,只见孙国植老人手捧一夲厚厚的书向我手里递,叔叔脸上的雨水滴嗒滴嗒掉在胸前衣服上。顺便从房间拿毛巾帮他擦擦身上的雨水。
我说,孙叔,风带雨,你这么大年纪不怕把你滑倒了,他说,“没事,我开三轮车,在家里找了几天刚才把书总算找见了给你送过来,是一本“不生病的智慧”,放博物馆珍藏。”
我感动地连声说,谢谢你孙叔。
老人掉头就走,一拐一跛住着拐丈开电动车回家去了。看着他瘦弱的背景,仿佛看到了父亲昔日和孙叔在一个单位谈工作的场景……如今孙叔叔已是高龄老人了。我也非常尊重孙叔叔的。
前一个月,孙叔一个九十岁的朋友,送孙叔一个景德镇瓷盘子,叔叔也送我放展厅。
当我在博物馆看到了孙叔赠送的东西时,我想八十六岁的老人孙叔,如此对我的事业倾心支持。
于他在广播站和父亲搞宣传工作有关系。孙叔叔是副站长,对文化宣传很痴情。如今,依旧把余热奉献给社会。利用家忆博物馆的窗口,贡献余热。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一个盘子丶一本书,让我看到了父亲辈的长辈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爱戴。
他们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宣传和继承。
让我激动的是,他只想到了把书送给我,忘记了狂风暴雨对他的袭击。这种精神是可贵的,是传统,是美德!
责任编辑:孙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