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三章)
作者:李汉武
演诵:张玮
音频策划、指导、监审、导语诵读:魏静
音乐制作:碧云天
编辑制作:娲儀

木塔缘导语:
翻阅浩瀚历史文献,寻找应县木塔古迹。历经层层艰险,绘测成功凯旋!他就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请听文声国际小说演播团队为您奉献李汉武老师的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三章)!

应县城及周围远古时期是内陆湖,后来随着桑干河的开通,湖水流去,形成了陆地。属盐碱地带,田野看上去广阔,能长庄稼的土地很少。大片的土地是下湿地,盐碱、水洼随处可见,除了长一些猪尾巴、盐葱、蓬蒿和养一些蛤蟆、青蛙、蝌蚪之类外,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应县城周围本着靠土吃土的原则,一些聪明人就开始利用盐土熬盐,他们把地里的盐碱面收回去,然后拿大锅熬成盐,然后把盐卖出去。一些人发家了,应县出现了几家盐商大户。这一带的人蓄饮水,都是咸水,苦涩难咽,得粗脖病的人很多。梁思成等人初来的当天晚上就觉得这里的水很苦涩,喝下去之后,肚子有些不太舒服,以为适应了也就没事了,不以为意。

凌晨3点,刘敦桢因家里有事,要回北平,临走时,梁思成和刘敦桢借了银子,说回去还,刘敦桢笑笑说,就当募捐给了抗战。
送走了刘敦桢后,梁思成的胃又开始难受,想要大解,他抱着肚向茅厕奔去。
他一连上了几次茅厕,知道是闹肚子。他的出出进进惊动了住在隔壁的纪玉堂和莫宗江。
莫宗江说:“要不先买点药或者找个大夫。”
纪玉堂看着梁思成苍白的脸色说:“咱们上医院去吧。”
“这大清早的去哪儿弄药找大夫,再说不妨事的,忍忍就过去了。”梁思成此时还在想着,一旦自己住了院或者病倒了,消息要是传到林徽因耳边,那木塔的测绘工作就会半途而废,他决不能因为一点小病而放弃对木塔的测绘工作,那样会终身遗憾的。
他两眼深陷而红肿,脸颊苍白,痛苦不堪。

纪玉堂只好喊来了金二嫂。她上前看了看梁思成说:“初来俺们这儿的人都要闹肚子,很正常呀,没啥事的,放心吧,跑上几天就不跑了。这叫换水土。”
莫宗江说:“这里哪里有医生,帮我们找个去。”
金二嫂出去约莫半个小时,就把医生请来了。大家一看是大行师,都觉得奇怪。大行师也不答话,望闻问切后,诊断为肠胃发炎,是水土不服引起的。大行师给开了三副草药,吩咐说:“按我吩咐的去喝,明天就会好起来的,不过要注意饮食和休息。”

送走大行师后,金二嫂又跑出去抓回了药。
纪玉堂用了一个小时就把药熬出来了,拿碗端到了梁思成面前。金二嫂端着一碗黑糖水刚进了门,后边金二嫂的女儿金淑贞追了进来说:“妈,给我钱,我买本子。”
梁思成一眼就认出金淑贞就是那天捐款时要他登记名字的那个女学生。
金淑贞也认出了梁思成,说:“你原来住在我家客栈?咱们还真是有缘。”
金二嫂掏出一个大洋,塞进女儿手里说:“买本子,买本子,成天要钱买本子,我看你是印传单又没纸了吧。去去去,上学去,一天疯疯癫癫的,不知瞎搞些啥?”
“妈,你又为抗战立了一功。”金淑贞调皮地在妈脸上亲了一口,笑着跑了。
梁思成一口气把大半碗药灌进肚里,又把一碗黑糖水喝下,觉得肚子舒服多了。然后,他背靠着墻半孃着。
众人见他疲困眼色,想让他好好睡上一觉。他忽然问:“现在几点了?”
莫宗江看看表说:“六点多了。”
“你们赶紧去吃早饭,吃完饭把工具清点一下,咱们走。”
莫宗江疑惑地问:“走,去哪儿?”
“还能去哪,去木塔呀,接着昨天的活儿干呀!8点钟准时出发。”莫宗江和纪玉堂从他的话音里听出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只好把劝慰的话咽进肚里。
8点半的时候,他们三人登上了木塔。

梁思成一手按着肚,一手拿着相机拍照,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拍照,可他拍上一会儿就得下楼上茅厕,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他又上了好几趟茅厕,不听话的胃还是一阵一阵的作痛。每当疼痛厉害的时候,他就蹲在地上,用相机头狠狠顶着肚子,紧咬牙关,紧锁眉头,等阵痛过去之后,便是满头大汗,浑身酸软,四肢无力,口干舌燥,脑袋也有些昏昏沉沉。
莫宗江从梁上下来,劝说:“实在扛不住,咱们就回吧,等病好了再干也不迟。”
纪玉堂也说:“身子要紧,还是养好了身体再说吧。”
梁思成摇摇头,说:“没事,我又不是泥捏的,你看那些泥塑经过了八百多年的风雨都没倒塌,我一个大活人咋会那么轻易倒下?你们别担心,它疼它的,咱干咱的,互不影响。”
莫宗江和纪玉堂被感动得泪水横流,“病成这样了,还开玩笑。”
下午,梁思成忍着一次次的疼痛,上来下去,测量着一根根屋梁,一个个斗拱。眼看就剩下一根横梁了,莫纪二人看出他的脸色越来越不好,就说:“老师,我上吧,你歇一歇。”
纪玉堂也打劝说:“让宗江上吧。”
可他偏不听,说:“没事的,一个闹肚子,又死不了人的。”
不由分说,梁思成攀援着柱子爬上了最后的一根梁。
他站在梁上,一边丈量,一边记录。随着测量方位角度的变换,他在不停地挪动着脚步,移动着身子,变换着方位,他像一只梁上老鼠,窜来窜去,钻出钻进。
测到最后一个拱的时候,他的肚子又开始作乱,这次来势好像更凶猛一些,腹胀、恶心、疼痛三管齐下,疼得他简直有些吃不消,但他还是咬着牙,忍着疼,拼力丈量着,等到他把最后一个拱测完,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站在下面的莫宗江和纪玉堂看得真切,就在梁思成落下的一瞬间,莫宗江飞身上去将梁思成拦腰抱住,正巧撞在窗户的护栏上,纪玉堂眼看他们二人就要从窗户飞出,箭步上前,意欲拖住他们,眨眼间,一个身影闪电般出现,抢在纪玉堂前,伸手把梁思成和莫宗江拉住,然后用力拖了回来,梁莫二人才避免了一场危险。
等大家回过神来,发现那个人神一般的消失了。
经历了这么惊心动魄的场面,梁思成还是昏昏欲睡。
莫纪二人,又是喊又是叫,又是哭又是嚎,又是捶胸又是掐人中。
“老师,你醒醒,你要有个闪失,我咋和师娘交代呀?”莫宗江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大行师正爬上楼去看梁思成他们,忽然听到上边的哭喊声,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跑了上来,看看梁思成昏倒在地,急忙蹲下身子,扳开梁思成的眼睛看了看,又给把了脉,然后,让莫纪二人扶着梁思成坐好,他端坐在梁思成背后,闭上眼睛,双手在半空舞弄了几下后,气凝丹田,两手掌托在梁思成的背上。大约一锅烟的时间,梁思成在大行师的法力下,猛然从嘴里吐出了一股浓如墨汁的稠状物,人也随即醒过来了。

“我这是咋了?”
大行师边用袖子擦着汗水边说:“你肚里郁结的东西太多,排泄不出去。阿弥陀佛,施主总算没事了,贫僧也就放心了。阿弥陀佛,造化,造化。”
纪玉堂说:“谢谢大师刚才的出手相救!”
大行师看看纪玉堂说:“贫僧,听见哭喊声后才上来的,哪有时间救人?阿弥陀佛。”
纪玉堂说:“刚才那个黑衣蒙面人是谁?”
大行师摇摇头。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正好照在梁思成的脸上,他的脸色比刚才红润了许多。

作者介绍

李汉武,山西朔州市应县人。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朔州作协会员,李林研究协会会员,《应县文艺》执行副主编。有诗歌、散文、小说、赋、戏剧等。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网》、《中财论坛》、《中国散文网》《中国赋学网》等网络。部分作品刊登于《中华辞赋》《神州辞赋》《赋都新苑》《三晋赋》《诗文杂志》《李林与英雄文化》《朔州日报》《朔州晚报》《平鲁文艺》《应县文艺》《应县信息》等。获奖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赋》《赵一曼赋》《僧格林沁赋》《菊赋》《应县赋》等。《应县木塔赋》《北楼赋》《应县赋》《应县石柱山赋》《应县木塔风铃赋》等载于《方志山西》。《应县花灯赋》于2018年元宵展示于应县清宁公园。

张玮,大连中山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