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陇右诗中的地方特色
作者/宋金鹏
在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不论是田园诗、山水诗,还是边塞诗,其中有不少篇章,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地方特色都十分突出。名篇佳句,美不胜收,令人终生难忘,以至于造成错觉。它们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把一个地方的地理特色和地方环境,表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程度。

诗圣杜甫
杜甫在唐乾元二年秋日,从陕西华县携眷来秦州,客居陇右,到十月离开天水,在这里居住了三个多月。又在同谷(成县)住了不到一月,便取道入川。在这期间,他总共留下诗篇117首,其中在天水创作九十五首,在陇南的成县、两当等处创作廿二首。除去同谷诗,在秦州六十九题八十首中,杜甫诗中明确在州城或实指地域者共四十首,占八十首中总数的55%,街子、甘泉一带有五首,命在旦夕题诗中有四首,若将“寄”“怀”内容统计,涉及明确地方的约占2/3以上。
在这些诗篇中,杜甫用饱含激情的诗笔生动描绘了陇右的山水、草木、物候、习俗和名胜古迹。其中、诗以地名作诗题,分则独立成篇,合则成为完整的组诗记述行旅,描绘山川,感谓身世,眷念家园,在我国历史上只有他对陇右地方作了如此出色而完整的描绘,把陇右山川景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秦州杂诗二十首》中,他写到,“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朱汗落,胡舞白题斜”,“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云气接昆仑,涔涔塞西繁”。短短几句把秦州地方写得气势豪迈、轮廓分蝗、对其地形、气象人口、民族和习俗等都作了交诗。 杂诗廿首,几乎囊括了秦州的所有特点,如秦州的名胜古迹,“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的南郭寺;“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的秦州驿亭;“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的隗嚣宫;“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的东柯谷。对中外闻名的麦积山,诗人对其奇险高峻、其间千龛万室的特点和其地处偏远人迹罕至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述,“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太平寺泉是“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这种景象,清幽、秀雅,让人留连忘返、难怪诗人产生了遐想。“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赤谷西崦,又是一番景致辞,“溪回日气暖,径传山田熟。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一派淳朴、恬静的“世外桃源”、景象。
他笔下的陇右诗,一山一水自具特征,且秦州诗与陇南同谷诗所描述的地方特色亦有不同。秦岭是区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早在九百年前,古代诗人就用“渐入西南风景变”这一诗句,科学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当年,杜甫经铁堂峡、盐井、寒峡、法境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到达同谷,县界上的积草岭,皆系长江流域,地理景观上和秦州有显著区别。一般来说,由于地球表面热量和水分不同组合,自然景观的变化是逐步递嬗的,愈向南去热量和水份便愈亦递增。杜甫的后部分诗有别于秦州诗的景观,而多处描述山石水竹以及奇峰俊岭,不妨看作是景观,地域变异的指标。
诗人进一步展示了陇右山川的丰富多彩,如铁堂峡:“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径摩穹苍蟋,石与厚地裂。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在这里,“裂”、“摩”两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地表现了铁堂峡奇、险、绝特征,动人心魄的气势,那一望无际的修竹和镶嵌在其间的积雪,在奇峰峻岭的衬托下充满着迷人的魅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同是山峡,青阳峡又是一种气派“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蹊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仰看日东侧,俯恐坤轴弱”。诗人从自我感觉发出来写山峡的峭险峻,突兀奇特。把静态的东西写成了动态,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会水渡,诗人把嘉陵江夜渡情景写得惊心动魄、声情并茂,生动逼真、可触可感:“山行有常规,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篱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入舟己各忧,陟巘仍万盘。回眺积水外,始知众星干”。诗人在风急霜浓夜色苍茫中渡江,感觉到汹涌澎湃的江水象大海一样宽阔,天地万物乃至星月云雾全被波涛吞没,渡江后攀上高山眺望,才知道星星还在闪烁在天上。
杜甫的诗中他用脚步一步一步的攀越陇右山川所得,用他敏锐的诗眼观察陇右山水所得,是诗人的心灵与大自然贴近契合所得,是陇右山水的史实,是陇右山水的升华。
诗人的陇右诗别开生面,其地方感别具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对其所表现的地方感仔细体味,则会使我们对陇右的地理有更深后层的认识与了解,多加体会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美丽河山,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

诗圣杜甫/作者/宋金鹏



宋金鹏,男,号陋石,系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农民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水市杜甫研究会员,天水伏羲研究会会员,天水市牡丹美幼协会会员。曾被评为全国百名模范乡村医生。本人酷爱美术,奇石,根雕几十年,其文化论文多篇编入文史出版社文集,美术国画作品《秋硕》、《硕果累累》、《傣女情》获天水市美协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