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477)
一一有关人心向背的说辞
文:杨忠敏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着力点,就是人心二字。儒释道的全部精华要义都是围绕塑造人类美好心灵而展开的。 
章太炎先生有言:历史是人心之结晶体。的确,无论是一件件粗糙的事件记录,还是一段段精准的理论概述,不都是人心所思人心所想人心所记人心所忆的结果么。先生在论述历史进程的顺逆,民心的聚散时,引用了孔夫子《系辞•第十二篇》的一句话: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这大概就是中华历史观、政治观和人文观的要旨之一。 
天道是自然之道,它具有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规定、规则、规范和规律。事物呈现出的定数、法度、范式和结局,尽在其中。循天道而行,就是事本要顺。既使当代自然科学,也是寻本而作,循本而为,在根本上有所遵循,才有科学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人类社会的行为宗旨,就在于顺天应命,绝不伤天害理,贵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仁道是社会治理之道,贵在体察民心,顺应民意,这一切都讲究一个信字。信,具有落墨成书而传诸世人的意思,所以古人讲"言必信"。从与人交往的角度讲,要不欺不诈不谎不虚。而从政治角度审视,惟有构建起信任、信心、信念、信仰的自觉意识,这才具备了汇聚众识、取信于民的基本条件。信之所存,人心所向。

顺与信,是人心向背的主要标誌,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是历史进步的必备动因。纵观历史,大凡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深知民意不可欺,民心不可违。他们以铁腕整饬朝纲,以严法问责苛政,以重罪整治贪腐,缔造出风清月朗的政治氛围。 
伟人一生十分关注“民心向背",这就奠定了当代政党执政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政治基础。发展到今天的“得民心,顺民意,厚民生,行民主”作为执政党根本的价值理念和制度选择。这就是中华文化民本思想的扬弃和升华,也是当代政治文明的肇始和归宿,更是一个先进政党的担当和使命。
万世之谋,有赖于民心民意。民意创造历史,民心驱动历史,天下得失,系于民心,这就是人心向背的价值和真谛所在。
作者简介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