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的迁徙
文:马晓峰
不知不觉已到了仲春之时,由于疫情的原因也不能出门,居家二十多天了,窗外的花开又谢了,柳枝在风中飘摇,在一抹新绿中扬起片片絮花飞舞,远山笼罩在一片葱青之中,无法享受这大好的春光,着实让人感到遗憾,祈盼这疫情早日结束,让这座城市焕发往日的生机。
昨天下了一场绵绵春雨,空气又湿润了不少,早上起来,又站在窗前伫望,天色灰蒙蒙的,眼前在城市沉浸在一片空静之中,已无往日的喧嚣,忽然,一群燕子从眼前掠过,时而从檐下穿梭,时而又翻上云头,燕过丝语,给人一阵惊喜,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飞过高山,越过大海……
这已是小学课本里已熟悉的场景,燕寻旧巢,安家是福,自古以来燕子就被尊为玄鸟,是吉祥的象征,北方是燕子繁衍生息之地,哺育后代,千百年来,秋去春回,历代不知多少文人骚客以燕为题,写下垂芳千古的佳句。
诗圣杜甫就在《漫兴九首.其三》中写道:
熟知茅斋绝低子,江山燕子故来频。
衍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诗中描述燕子与人非常亲近,筑巢檐下,有时追觅昆虫,会从你的头顶身边飞过,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宋代诗人葛天民在其作品《迎燕》之中有这样的描述:
咫尺三春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我想很多人都看到过老燕哺育雏燕的场景,那份细腻的爱和呵护,无不让人动情。
燕子做为一种迁徙的候鸟,每年入秋后就会迁往南方越冬,次年再飞回北方繁衍后代,这个南方具体指那里,好多人并不知道,在我们的习惯认知中认为燕子是飞到长江以南温暖的地方,孰不知这个错误的认识影响了许多年,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燕子的迁徙路径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中国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燕子每年是飞往马来半岛以南越冬,再远也有飞往澳洲的,第二年三四月再飞回来,但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到处高楼大厦林立,可供燕子栖息的生存地越来越少,往往回来时已找不到当年的旧巢,这对燕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悲哀。
就拿分布在中国北方北京地区的雨燕来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科学家对迁徙的雨燕进行定位跟踪,终于发现雨燕的迁徙越冬的目的地,这个所谓的“南方”,竟然是距离北京遥远的非洲大陆南端南非,雨燕的迁徙旅程飞越2.5万公里,这个知识的科普,完全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根据有关资料查寻,我们来看一下雨燕的迁徙之旅。
每年的9月份左右,中国北方天气逐渐转凉,北方的秋天也迎来潇潇的秋雨,生活在北京的雨燕开始拖家带口,成群结队翩飞起它们迁徙之旅。让我们就跟着雨燕的迁徙身影,追逐雨燕的诗和远方吧! 
我以自己掌握的地理知,分析雨燕的旅程。
他们从北京出发之后,先是北上一小段距离,路过河北美丽的坝上草原,然后穿越内蒙古广阔的牧区,因为秋天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这样给燕群很好的补给,待飞入蒙古国后,沿着蒙古高原一路向西,此时已是秋草黄,秋草长,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秋光,一路上,燕群还要防备游隼,猎鹰的追杀,稍有不慎,就成了这些猛禽爪下之物。
等飞过内蒙国后,穿越中国的西疆地区,沿伊犁河谷进入哈萨克斯坦地区,进入中亚腹地,当接近外高加索山脉时,折返到伊朗高原,此时不知是否有汗血宝马陪伴呢。当燕群横跨亚洲大陆进入中东地区;再跨越波斯湾、红海从阿拉伯半岛进入非洲,这一段旅途对燕群来说是最艰辛的,从伊朗高原到迈入非洲大陆这段,到处是沙漠戈壁,燕群无法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休整,在空中捕捉昆虫,在棘丛中休息,在野塘取水,以极快的速度飞越逆境,平均每天要飞行400公里左右,真是勇敢的小精灵。
飞过狭长的红海到达非洲后,燕群沿非洲大陆东岸顺尼罗河一直南飞,寻找它们的南方,等飞到东非大裂谷附近时又向西飞到非洲中部的刚果河随附近,再向南飞行,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咆哮的象群,威猛的狮子在草原上游荡,奔跑的羚羊,角马,高高的长颈鹿,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给燕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最后一路南下来到南非,那里是好望角吗?

雨燕整个的迁徙过程,一般要耗费两个多月,11月份左右,雨燕就可以达到南非地区,并且在这里休养生息。11月到次年2月,在水草丰美的南非吃饱喝足后,雨燕又启程返回中国;在南非越冬仅仅逗留两个多月,又延着迁徙路线返程,千年来从没有改变,并且于4月中旬左右到达北京,我想这个时候,春暖花开,久别的燕子又飞回了它们的故地,不知今年在回归的路上,有没有听到俄苏战争轰轰的炮声,燕子飞来,带给我们的是吉祥的福音,希望战火早一天平息,疫情早一天散去,人们尽情享受莺歌燕舞的春天,这也是每一个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人所期盼的。
了解了雨燕的迁徙,据有关资料介绍,除了中国燕子之外,欧洲以及中亚地区的燕子都会飞到南非去过冬。地球上温暖的地方很多,为什么燕子要不远万里飞到非洲南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留给后人们去探索吧。
为了生存,雨燕的迁徙之旅谱写了一曲团结奋进的赞歌,当下疫情严重,尤其在金融中心上海,面对疾病生死又一次考验着人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国举力援助下,定能扫清这笼罩在我们头顶的瘟霾,上海是中是中国人的上海,奔流、奔流、滔滔黄浦江依然会引领祖国经济发展的奔流,共克时艰,什么却阻挡不了中国战胜新冠的决心和信心, 
小燕子都飞回来,我愁叹地感慨我家的小燕子什么时候飞回来呀,独自在异国他乡漂泊数年,疫情封堵了归途,最近网络上有句热词,“青春才十年,疫情就三年”,我们经历的不仅是生活,还有生活中所有的悲欢,当我写到此时,看到小燕子又在天空追戏着,阴霾的天在春日的浮尘中透出一丝晴光,也许不久,我会看到那只心念的小燕子在窗前呢喃,有家,才有归途。
2022年4月12日闲句
作者介绍

马晓峰(甘肃),笔名啸风,甘肃天水人,70后,退役军人,爱好诗歌散文,有诗歌入选《现代小诗大观》、《跨世纪彩虹》等诗集,作品见于《天水文学》、《秦州微刊》、《祁连山文学》、《西垂文苑》、《边塞诗刊》、《中外诗人》等媒体平台,新媒体《西部书坛》签约作者,《齐鲁诗风》签约诗人,《全球华人诗歌典藏文集》签约诗人,喜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