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生回忆录(之五)
明玉如
父亲一个月的薪水,一石二斗米钱,加上一点房租收入,也只够过半个多月。经常是东借西筹,拆东墙补西墙,入不敷出,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糊口度日。每到春秋两季开学,父母就更加发了愁。总是叫大哥写申请(減免学费)报告,递交给学校。但书本杂费总要交啊,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记得大哥考上了南通附属(顶尖的)小学,但要交一笔可观的校服服装费,由于交不起,只好垂头丧气地放弃了上该校的机会。
大哥中学毕业后,参加苏北干部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未彼录取,只好呆在家里等待机遇,寻求就业。
一天,正好碰上我大爹爹家的长孙,也就是我那远房大哥明谦,回来探亲。他在解放前夕曾和弟弟明朗,背着我大伯大妈,“偷偷”离家出走,在内线人的引领下,参加革命队伍到苏北老区淮阴工作。解放后他俩跟随大军后勤部门辗转到南通,被按排在银行系统工作。那时,银行新成立,急需大量新型财会人员。明谦大哥,他在得知我大哥情况后,特地写了一封亲笔信,介绍我大哥到苏州银行学校学习。后来,由于全国形势突飞猛进,根据国家总行部署,将苏州银行学校并入上海杨树浦的”上海银行学校“,在该校将要结业前,又受派到武汉进修学习。真是走了好运。学习屆满被分配到福建省龙海县人民银行做出纳员、信贷员等工作。由于他努力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积极要求进步,加之善于书写和总结,写得一手漂亮好字,年年被评先创优。但也有很大弱点,不善于人际交流。多年来深得组织上和领导的赏识培养,很快被吸纳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曾被调任龙海县委办公室工作,后又调回工作,直至漳州市人民银行任办公室主任。
大哥一直牵挂家里。自参加工作起数十年如一日,月月按时把工资的一部份,作为固定的家中生活费寄回来,风雨无阻,从不误点。我脑海中记得清清楚楚,因我喜爱无线电,曾写信给他,请他买电子管、电解电容器……,还有一些电子书籍等,他从来没有借故推托过,他能从遥远的杨树浦学校起,几经周折,换乘车,来到南京东路“天和”无线电行为我买6sQ7电子管等器材,总是给我办,並寄给我。让我深深感到兄弟情谊深似海,从内心迸发出由衷的愉悦和满足感。
哥哥剛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春节探亲假都会回来,看望父母兄弟好姊妹和街邻亲戚朋友,由于过去交通很落后,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轮船要来回倒换,而排队购票(不预售)一等就是半天功夫。回来一个单程就得在路上耗去两三天,没准。如遇上台风雨雪恶劣气侯,还得遭罪多耽搁。父母日思夜想,盼他调回南通,萌生意念,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劝说,为他说媒介绍女朋友,以便结了婚好申调。那一年春节哥哥回来了,介绍人把女朋友带到家中,让他们互相看一看。女的姓白,是大生付厂的一名挡车工,年龄偏大,外貌也平平。经介绍人介绍后,两人礼节性的称呼问好,寒喧了几句,就再也没有多说其它什么话。见面若干天,再也无下文。这可把母亲焦急的不得了,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又托介绍人去女方问过究竟。原来对方是嫌他工作地点离南通太遥远,真所谓,”丈夫丈夫,一丈之夫也!“这桩亲事也就无果而终。
一九六零年前后,那时,我在南通工专上学,做班上的团支书,大哥曾写信给我,托我为他找一个女同学,我曾用心努力过,看班上一叫袁玉琳的女生挺不错,她是无夕人,身材也得体,风度翩翩,作风正派,为人热情,态度和蔼可亲,可是,人无缘份,人家婉言回了:“现在学业为主,未曾考虑此事。”我吃了个闭门羹,也只好匆匆叠叠收起来,不再提及此事。毕业后,袁同学倒是和中专班的一个比她小好几岁的小李(李延泰)同学,他俩都是分在徐州化工系统工作的),谈起了恋爱,风风火火,热热闹闹,並结婚成家。我想这就是缘份吧!爱情是有它自私性的特征的。
事情过后,我心一直不能平静,感到愧疚,大哥为了家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贡献一生。我却没能回报他一点点,真是万分遗憾!但想到此后大哥在领导关怀和同志的关爱下,谈了一位当地出生陈阿娣女友,结为伉俪,婚后生有两龙一凤,现在大儿子在税务部门工作,小儿子开公交,一家喜气融融,兴旺发达。我的心才得到纾解,平静许多。
明谦回通后曾和一个叫戴夜农的小学校长结婚,㛰后因感情性格不合,在一起生活没几个月就分手了。十余年后又和一姓陆的上海籍(有婚史並育有女儿)的女人结婚,但未再生育子女。婚后两口过日子,但明谦牢牢掌控经济大权,从不旁落,老年后,他独自一人投靠弟弟明朗和侄女明梅一起生活,直至驾鹤西去,了却一生。
明谦大哥离休后,曾做一些创作和明氏宗族史的正理工作。他主导参加电视剧本《五山风雨》的创作,並发表在省影视期刊上,迫于经济压力未能筹集到资金,拍电视片之梦想落了空,胎死腹中。明朗二哥后来调南京,在邮电学院等院校从事俄语教授和翻译,职称是教授。明谦因无子女,晚年投奔弟弟明朗,若干年后兄弟俩先后去逝,留下掌上明珠一家在南京。
2022.4.11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