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八旬老人火中丧生
苟平刚(甘肃)

四月的陇东大地,春光明媚,渐次开放的山花,漫山遍野。房前屋后,犄角旮旯,俨然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唐诗宋词里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一江春水映红了妖娆妩媚的桃杏花,芳香馥郁的野刺梅;淡淡清香的紫丁香。一枝独秀亦或簇簇拥拥,竞相争春,粉墨登场。婀娜多姿的柳丝轻轻拂起如烟的往事,戏弄着水中的鱼儿,低回婉转的水鸟忽扇着翅膀掠过澄澈的水面,漾起清明的涟漪,漫上思念的长堤,惊落斑斑点点……
陇上阡陌,纵横交错。犹如人生旅途上的羊肠小道或康庄大道。许多许多的人,阴间的、阳间的、蜂拥而至,奔波的人们携儿带女,捧着鲜花、祭品、酒水走在失魂落魄的路上。今年的清明没有雨水的陪伴,好像冷清了不少,心中的思念越发无处安放。春风徐来,识趣的桃花雨瞬间纷纷扬扬、飘飘洒洒,足以淋湿祭奠者的心扉,足以淋湿人间、天堂。
香纸轻轻地覆在黄土之上,没有缭绕的香火,没有翩飞的纸钱,只有长跪不起的眼泪、祷告被鸟儿衔起复又跌落,新添的一捧捧黄土温暖而潮湿,默然伫立的松柏替我守护着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陪伴着地上地下的岁月。
匆忙的光阴里,我和日子相濡以沫,陪伴着温暖着彼此,走向夕阳的余晖中;走向暮色苍茫的炊烟里;走向鸡鸣狗吠的村子里。

一则消息,实则噩耗在漆黑的夜里不胫而走,无异于万钧雷霆洒落于心头,震惊了村里村外,塬峁平坳。一个耄耋老人在清明的暮色中,往炕洞里填着颤颤巍巍的柴草,忽然一束火苗张开了血盆大口,吞噬着满头银发、衣物以及脆弱的生命,呜呼哀哉,谁也无法想象老人在熊熊大火中如何自救、哀嚎,又如何饱经撕心裂肺的痛苦和煎熬,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及至人们发现时,老人已经气若游丝,弥留之际了,渐渐的老人轻轻地闭上了眼睛,走向了自己的归宿。夜风越来越冷,夜色越来越黏稠,无尽的悲伤和哭喊席卷了清明的夜空……
雪白雪白的梨花一夜之间全开了,开的恣意飞扬,朵朵含泪、枝枝是伤。无以言说的悲痛、悔恨和愧疚一次次地掐着几度窒息的喉咙,滂沱的泪雨落在了唢呐声中,哀婉幽怨,缠绵悱恻,簇拥着灵车的人们死寂般的沉默,孝子贤孙们哀嚎着走走停停,送别着亲亲的奶奶;送别着亲亲的妈妈;送别了老人漫长而又短暂的何其不易的一生,老人生前的荣辱得失,兴衰成败,终将随着第一缕曙光的到来而灰飞烟灭……
行色匆匆的我们,吹着世间的风,淋着世上的雨,沐浴着父母的万爱千恩,穿过人潮汹涌的红尘,绕过山峦、流过苟且、越过功利、跨过千山万水,忽略了身边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不经意间他们(她们)日益苍老甚至故去,昔日温暖的窑洞里,留下了太多记忆的村庄渐渐老去、荒芜,明天的明天或许还会有人相继离开这里,离开故土,候鸟般地迁徙着,越走越远。
|
空了的村庄,留守的孩子、老人,女人在越走越深的岁月里能否苦苦守候;能否撑起故乡的这一片天空;能否在春风里陪着花儿一样悄悄绽放;能否在似水流年中独守寂寞、出生、成长以及老去……

作者简介:苟平刚,甘肃省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小酷爱文学,虽然碌碌无为,依然在坚持写作,现在从事林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