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牛哥在佛山陶雅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一阿牛哥谈书法
很多人对于书法中的“丑书”问题见怪不怪,不以为然;某些评论家甚至将“丑书″大加赞赏,吹捧至极。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丑书″大有泛滥之势,有一定的市场,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事。
个人浅见,其实“丑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他写的有多丑,而是“丑书″书法的艺术追求有违传统,走错了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常常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为什么自由需要有限度,这句话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了。
而所谓的真理、至理,其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普天下人们之共识。这样的说法,用在书法上,也是合适的。书法,我们可以把这它拆成“书”和“法”这样两个字,第一个字表示书写的动作,而第二字其实是在说我们的书写动作,在多大程度上,要守住规范和底线,甚至要上升到“法”的地步。
什么是法?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由规范构成的,不可随意更改的,而且法必须有依据,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同。书法中的法,指的是法度,是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书法家约定俗成的,它不是一个人创作的,也是不可轻易违背的。法虽然无时都在变化着,但从一个相对的时间尺度上,法又是固定的,是每一个书写汉字的书法人都要遵守的。书法离开了“法″就不叫书法了,没有遵崇法度而创作的作品,只能就工艺品。

沃兴华 作品
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成为东方艺术上灿烂的明珠,是因为它围绕着书写文字建立起了一整套的规范体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是将字写好了就可以称得上书法的。西方人书写英文字母,也是有写的好与坏之分的。那为什么书写西方字母的书法没有东方的汉字书法来的厉害呢?原因就是西方人的字母书法缺乏规范化,没有一个相对的约束,因此无法象汉字书法这样独立成为一个艺术门类。
西方的绘画、雕塑,既有风格流派之分,又有技法上的传承,因此,便成为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对象。相比之下,西方书法的地位就差的太远了。结论就是任何一门艺术,都有一定的法度规范,这些规范、规矩,成就了这些艺术,甚至成为一个民族重要的艺术代表。
回头再重新审视“丑书"书法,问题就昭然若揭了:“丑书″书法从最做作到无底线,它弱化规则,弱化法度,创作上追求绝对的自由,抛弃形式和传统,任笔为体,成为书法艺术上的“流浪汉,是一个可怜虫,可悲的“艺术”形式。

某君 丑书作品
如果以美与丑来论述书法成就的高低,会造成很多问题。丑,还是不丑,在艺术上没有太多的争议,艺术都可以包容。艺术既可以表现丑,也可以表现美。作者用美或丑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已的想法。你说颜真卿的《祭侄稿》美吗?怎么会不美,那种酣畅淋漓的感受,那种生死悲壮的豪迈,充满了一种悲剧美,英雄美。那你说他是丑的吗?他也是丑的,他的字形弯弯曲曲,糊涂乱抹,涂改之处比比皆是,和行云流水的《兰亭序》相比,简直惨不忍睹。然而这种丑的感觉恰恰也是美的体现。

颜真卿《祭侄稿》所体现出来的“丑″,恰恰是他发自内心对于侄子拳拳的爱意和怜惜的表现。因为心中悲愤伤心至极,所以,这种丑其实也是美的化身,是一种从丑到美的历程。整幅作品我们既可以从丑陋的地方看出美好的情感,也可以反过来。在这里,艺术不是不接纳丑,而是反对丑的病态,丑的无法和丑的造作。
西施的痛苦是丑的,也是美的,但是东施一概模仿,反而丑陋。东施效颦,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明白了书法的美与丑关系,就可以理清“丑书"的真正奥秘了,原来,“丑书″之丑是它把传统书法的“法”抛弃了。

某君 丑书作品
没有法度,就没有艺术形式;没有艺术形式,表达的就肆无忌惮。过于自由就是乱弹琴!因此,“丑书″的狂怪和戾气在作品中就体现的尤为明显。没有法度,也就没有了底线,没有底线是最可怕的。没有法度,其实是最没有自由的;最大的自由,就是有限的自由,有底线的自由,人如此,书法亦然。
(阿牛哥 整理)
配图/书法:李桂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