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汉字,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凝聚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神奇的汉字,让悠久的历史得以传承,灿烂的文化得以延续,他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精神的基因,智慧的结晶。近年来,我主要从事微型拆字诗的探索,曾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写过一篇《字里乾坤大 纸上日月长——浅谈微型拆字诗的创作》的心得,从字形的分解上,总结出了分解法、添减法、联想法、变形法、追溯法、演绎法、猜谜法、意会法等八种拆解方法。其实,诗解中国汉字,弘扬传统文化,从字义的表达上,还有八种方法可以借鉴:
🔸🔸🔸🔸🔸🔸🔸🔸🔸

🔸🔸🔸🔸🔸🔸🔸🔸🔸
一、图画联想法:图画是在平面上用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形象。图画联想法就是通过想象把汉字立体成画面的一种创作手法。汉字是智慧和想象力的产物,蕴藏着独特的美学因素,从而使我们可以融入个性化的美学韵味,尽情挥洒视觉想象。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画,或隽永含蓄,或浓墨重彩,或轻松欢快,或深沉凝重。如:《湾》——“小河 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桃林里 有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小河 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组合诗解左右结构“氵”和“弯”,用轻巧的诗句,将人们引向“湾”的字义:水流弯曲的地方。“桃林里 有我魂牵梦绕的故乡”,顺着弯弯的小河行走,那片桃园是最终的目的地。这首诗将游子恋家思乡之情镶嵌在画面中,在潺潺的流水声和飘逸的果香中感受诗人炽热的情怀。
🔸🔸🔸🔸🔸🔸🔸🔸🔸

🔸🔸🔸🔸🔸🔸🔸🔸🔸
二、动作展示法:动作是身体的活动或行动。动作展示法就是用动作来展示字义或人的内心活动的一种方法。人的动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包括在人的整体活动之中。是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自觉的目的为特征,并且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因而具有社会的性质,这类诗解的汉字大多是用动词来表现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如:《拽》——“拉开 秋天的大门/满园的桂花 摇曳多姿”。“拽”释义:拉,牵引。诗人用滴翠的笔尖将字义挑在秋的门前,“拉开 秋天的大门”,巧用“扌”将人们引进更妙的意境,“满园的桂花 摇曳多姿”,将“曳”字用以桂花的形体动作,一个生硬的“拽”字,被诗人宽衣解带后裸露出体香。这是心香、情香与诗香的混合味道,让人陶醉。
🔸🔸🔸🔸🔸🔸🔸🔸🔸

🔸🔸🔸🔸🔸🔸🔸🔸🔸
三、景象描写法:景象就是情景和迹象。景象描写法就是抓住情景和迹象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汉字是最形象最直观的,看着眼前的方块字,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有生命力的。仰望日月星辰,俯视山川河流,浏览鸟兽虫鱼,欣赏花草树木,从中都能感受到气象万千的变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槐》——“树高千丈 守候在村口/远方的游子啊 魂归故里”。“槐”分解为“木”和“鬼”两部分,从木,音鬼(归)。槐树是“守土树”,一般栽在村口或庙门前,以守望游子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槐”谐音“怀”,借“怀”声表示游子怀念故里、难忘家乡的感情。槐树在人们的生命意识里已成为“故乡”的象征性符号,更是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它承载着先人对故土家园的依恋和顾盼。
🔸🔸🔸🔸🔸🔸🔸🔸🔸

🔸🔸🔸🔸🔸🔸🔸🔸🔸
四、神态展现法:神态一般指神情态度。神态展现法就是用脸部表情展现和内心世界揭示汉字字义的一种方法。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汉字是生动的,会说话的,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让人物栩栩如生。无论是“哭”也好,“笑”也罢,其神态都让人怦然心动。如:
《怃》——“抚摸着你蓬松的乌发/无限的爱怜 涌上心头”。怃,形声。从“心”,“无”声。本义:抚爱。《说文》——怃,爱也。拆分为“忄”与“无”,取字义“抚爱,爱怜”,正如诗中所写“抚摸着你蓬松的乌发”,嵌入字义,这种抚爱,使人感受到无法言喻的喜悦和幸福;“无限的爱怜 涌上心头”,甜蜜的回忆又在心头萦绕,愿这份痴爱永驻真情长存!
🔸🔸🔸🔸🔸🔸🔸🔸🔸

🔸🔸🔸🔸🔸🔸🔸🔸🔸
五、心理摹写法:心理是指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心理摹写法就是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的一种方法。汉字是最性情的,你都能从笔画中看出它毫不掩饰的情绪和心态,或惊喜,或感人,或哀伤,或迷离,小小方块字,万千滋味在其中。《礁》——“等待 远航的亲人/心 焦急成一块石头”。礁:指在河、海里的由岩石或钙质珊瑚堆积成的接近水面的岩状物,可露出也可不露出水面。第一行“等待远航的亲人”,交代了等待的缘由。第二行“心 焦急成一块石头”,完成了“礁”字的拆解,分别嵌入了“石”和“焦”,通过“心”焦急成“石头”,表达了急于见到亲人的迫切心情。
🔸🔸🔸🔸🔸🔸🔸🔸🔸

🔸🔸🔸🔸🔸🔸🔸🔸🔸
六、场景再现法:场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生活中特定的情景。场景再现法就是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和历史场景的一种手法。汉字具有鲜明的场景感,一个汉字拆解可以营造一个场景、讲述一个故事,可以生动的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勾勒温馨怡人的生活画面,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旭》——“九州同乐 为出生的朝阳/举行 盛大的庆典”。“旭”字义:光明,早晨太阳才出来的样子。这首诗对应拆分“九”和“日”诠释字义,以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时的壮观景色,这首诗使人想起《东方红》这首歌。想起62年前一个湖南口音的伟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
🔸🔸🔸🔸🔸🔸🔸🔸🔸

🔸🔸🔸🔸🔸🔸🔸🔸🔸
七、哲思感悟法:哲思,指精深敏捷的思考。哲思感悟法就是挖掘汉字中蕴含的丰富哲理的一种手法。汉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闪烁着哲理的光芒,体现着人们对宇宙、对人生、对社会刻骨铭心的体验,折射着人们对现实、对历史、对生命本体奥秘的深刻思索。挖掘其生活哲理,能给人以睿智、启迪和教益。如:
《关》——“左一点 右一点/人命 哪一点都比天高”。关:牵连。常言说“人命关天”,就是比喻与人命有关的事情关系重大。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生命都是自然界创造的奇迹。有些灾难发生的原因是人们平时忽视安全防范,责任在于领导的麻痹和侥幸,最终遭到惩罚和良心的谴责;而在汶川地震以及众多灾难中涌现的那些奋不顾身抢救生命的英雄们则会永远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

🔸🔸🔸🔸🔸🔸🔸🔸🔸
八、现实聚焦法:现实,即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真实的即时物。如客观现实、现实意义等。现实聚焦法就是聚焦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法。汉字是流动的文化长河,也不断地吸纳着时代的营养;不同时代的人们,总赋予汉字以新的内涵,比如反腐,比如环保,比如扶贫,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汉字。如:《熏》——“烟筒 如一支粗壮的雪茄/千里之外 犹见滚滚的黑烟”。首行别出心裁,将“熏”字上边的一撇比作雪茄,之后进一步递进诗意,组合“千”“黑”,将底下“灬”视为滚滚的黑烟。直接切入当前令人堪忧的环保现实,重工业污染,已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环保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这首诗形象逼真的再现了污染状况,诗人大声疾呼:加强环保意识,改进环境,已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刻不容缓的严峻问题!
小窗云天阔,微诗天地大。微型拆字诗,展示汉字魅力的一种有益探索,寓教于乐的一种有效方式。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巧妙灵活的应用到教学和生活之中,假以时日,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在感悟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时,增强民族自豪感,身为中华儿女中的一员,我们是幸运和幸福的。
(文中引用了微型诗家寒山石先生的部分观点及燕荣、唐淑婷、幽兰女士的文字点评,特此说明,谨表谢忱!)
2020年3月30日定稿
通讯地址:
陕西省礼泉县教师进修学校
联系电话:
13279556688(曹文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