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尊师重教传统
创造和谐育人条件
文/贾春民

陕西长安启迪小学校长贾春民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家长和学校因为孩子而建立了信任合作关系。学校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在这里,家长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学校?我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到了适龄年龄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让孩子走出家庭,在一个缩小了的集体(学校)接受教育教学,得到和社会同步的成长。

学生到学校是接受教育的,不是享受生活的。既然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就应该对学校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就应该让学校独立自主的按照学校的教育规则去磨砺孩子,而不应该要求学校和老师按照家长自己个人的意志和方式去教育,去教学。如果家长摆不正位置,用自己的喜好、理解和想法去要求学校的教育,那还不如自己去开办个个人家庭学校,自己当校长、做教师去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学校就是一个独立于家庭的规范的教育机构。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国家教育大纲、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教学规范去执行的,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社会诉求,不是某个家长的个人想法。正如我们让孩子参军,就要让孩子接受部队的训练和要求一样,家长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要求部队给孩子怎么样。要不,这还叫部队吗?学校还叫学校吗?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给孩子系好第一颗纽扣是家长天经地义的责任。但不能因此而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束缚学校和教师。如果这样,让学校和教师失去独立自主、依法依规办学的权力,让老师都做成家长逆来顺受的仆人,那还要教师干什么?还要学校干什么?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尊师重教,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解教育,理解老师,尊重学校、尊重老师是历代先贤的美好品德。过去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带着孩子面礼老师,态度非常诚恳,给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的娃,交给你,就当你的娃,该打就打——”,看看现在的家长,有几个家长能如此谦恭的与老师交流,给老师托付,现在许多年轻人的问题,归根到底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们的家长的问题。

家长用自己的自私和无知,在孩子起步的开始,就给孩子树立了不知敬畏,唯我独尊的自大形象。如此的家长,怎么能让学校培养出品性优秀的学生呢?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父母付出很多很多,但孩子长大了,知晓忠义孝廉的却很少很少呢?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要从家长自身找问题,从家长对学校的敬畏和对老师的尊重找问题。家长不敬视学校和老师,孩子怎么能尊重老师和学校,孩子不敬重学校和老师,学校和老师怎么能教好孩子?

许多时候,家长对教育的重视要有一个基本的方向,不能只停留在我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这个心结上,而是要拿出实际行动的。要从尊重学校、尊重老师给孩子起到榜样的。这不是个人尊卑贵贱的问题,而是让孩子知道到了学校,遇见老师的基本态度的养成问题,是一种教化,是一种文明。只要孩子有了这样的态度和心理,孩子就会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到学校就必须无条件不可逆的接受管理、改变、教育、塑造的崇敬思想。

既然把孩子托付给学校和老师,就要用自己的默契配合帮助孩子接受学校、接受老师。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人,做学问。就要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要相信老师的话。对孩子身上的问题不要拒绝倾听,对孩子的话要站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角度去辨析。帮助孩子在学会各种相处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对与错。
学校和教师管理的是一个群体,不是自己一个娃,不能用一对一的服务态度去溺爱和纵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告诉孩子,走出这个家庭,进入学校,你就不再是一个由父母一对一包办的人,要学会群处,学会理解包容,学会沟通和交流,学会遇到问题发生意外之后的救处办法,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父母去依靠。

人无完人,要正确的对待学校和教师的失误。不能用处置社会问题的方式去处理家长和学校,和老师,孩子和同学的关系问题。任何一所学校都会非常重视学生校园安全,把关注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作为工作的底线,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意外,校园里的意外不会因为工作严格而不发生。发生意外,尤其是学生伤害性意外,这都不是大家希望的,不要一定要按照社会化方式去纠缠对错,去追究责任。
许多时候,就是按社会化方式处置问题你赢了,又能怎样,你还面对学校和老师不?孩子还再面对同学不?就是退一万步,你给孩子换个学校,还有哪个学校和老师敢接管你孩子?化解矛盾,处置好危害,解决问题就好。 不要闹到非逼的学校给你赔礼,老师给你下跪,肇事学生和家长给你记仇那种地步,事实上,那种赢人比丢人还更恶嗅。

家长要和学校一样,每时每刻都要给教师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撑腰打气。只要搭建这样的家校条件,我们才能在保护教师的同时间接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其实,家校和师生之间,每一次的包容理解都不是软弱可欺的无能,都会换来意想不到的良心和责任。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感情的,每一次的放过,都是下一次更好新生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包容理解、克己复礼和必要的自我牺牲就是尊师重教,爱护孩子的最好修为。

教育问题上永远都不要和学校,和老师对立,把老师当作仇人的家长最终都会付出一代人损失的代价。面向全体,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使命,老师的天职。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职业良心。每一个学生的退步和落伍都是老师良心过不去的心结。
这种情怀只有你做老师了才能体会的到。在不正确不正当的家校问题上,让老师放弃一个孩子很难也很容易。作为家长务必明确这一点。唯有家校同心同向同行方能使我们的孩子走的更好更远。现在有极个别糊涂的家长,不知道什么原因,按照个人的想法去要求学校,把学校和老师都当成仇人。动不动就投诉学校、投诉老师。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竟然有极个别家长心里扭曲,觉得反正我娃不好,我就投诉学校,让其他娃都不好。什么的学校天天给娃讲课,天天都布置作业,

教师上课处罚孩子,保证不了孩子休息,尽其所能胡说八道。孩子有问题学校不放弃孩子,老师们都不放弃孩子,需要家校配合,几年了,学校和老师都把她叫不到学校,叫的次数多了,居然把老师直接拉黑……就这样,如果把学校和老师当成自己水火不容的仇人,采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法给学校老师制造麻烦,让学校不能安生,让老师不能静心,那学校还怎么办,教师还怎么教啊。我常常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不只是和风细雨,许多时候还应该是暴风骤雨。正如天气不可能永远都是阳光灿烂,人生不可能天天都有笑脸一样,更多的时候教育是一种革命,一种与陋习和阴暗切割合的革命,一种凤凰涅槃般的蜕变,一种从丑到美的的重生。教育不能只停留和钟情于表扬,批评和必要的处罚也是一种治病救人的法宝。完整的教育既有奖励也有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就像不动手术的病人,是苍白无力的。允许学生犯错误,犯错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以错误纠正为目的的管制就是教育。

人生不可能事事平顺,让学生接受生活和学习、社交和处事过程中的失落和挫折都是成长的必要,让学生认识错误的后果,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起责任这就是教育。学校必要的惩戒都是为了孩子未来不再犯错,不是为了取乐闲的无事而做的。明白的家长都会接受认可学校老师对自己孩子必要的惩戒。不要护短,护短对孩子不好。既要欢喜于老师的表扬,又要支持老师的惩戒。只有这样,不管未来风云变幻,我们的孩子都会从容生存。尊重不是低三下四,不是低人一等,是一种敬重、信任的,素质和文明。敬人者人恒敬之。为了自己家族的兴旺、为了孩子和谐顺畅的学习生活,家长敬仰知识,尊重教育,尊重学校、尊重老师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礼拜师傅是一种向善求美追求进步的表现,不丢人。敬仰知识、尊重教育从尊重学校和尊重老师开始。无可厚非,尊重教育就是对未来和下一代负责。

如果我们把学校比作一只渡人的船,那我们就应该在把孩子送上船的那一刻起,让孩子在船夫的指引下,经风见雨,开创未来。如果我们在同舟共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遇到了疑惑,只要我们还能同心同德,,那就让我们命运与共,一心一意,在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的互动中推动我们的孩子们逐浪前行。缺乏信任的认识无比悲催。
人生需要信任,让我们携手未来,用信任为孩子撑起一片健康成长、和谐向上的天和地;用信任为学校教师营造一个安心、专心、精心教育教学的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