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色里的中国
文/ 何俊峰

桃红李白,芽绿柳黄,飞花酥雨,烟柳和风。青瓦,白墙,粉桃红杏,黛山,绿水,翠竹黄花。春深,色浓,迷眼,醉心。这缤纷的春世界,已经在中国守候了千年,不由仰慕古人,将万般颜色。描摹得如此细腻柔婉,连名字都起的诗意绵延,飘逸鲜活。有着说不尽的中国韵味。春天里的中国色,最寻常,也最动人。跟着春风一道醒来的柳芽,是淡淡的嫩黄色,带着点点朦胧的诗意,柳黄之名即从此处得来。柳黄是极美的颜色,有无限的生命力,与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千朵浓芳,占断春光。春日宴,桃花最灼目,桃红比水红、粉红略深,更娇艳,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好,上千年了,依然令人念念不忘。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中国人爱桃花,那是最朴素的浪漫,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潭,春天,桃花浸染了天地,含笑春风,灿若明霞,带来了温暖,锦绣了人间。海棠红,呈紫红色,妩媚艳丽,艳而无俗姿,和春雨最相配,海棠一开,百花失色。竹青色,是清脆欲滴的竹之色,竹,以不卑不亢,宁折不弯的君子之风,入了“花中四君子”。新笋在土地中萌发,迫不及待的钻出来,汲取阳光,清脆的枝叶蓬勃向上,不到一个月的光景,便郁郁葱葱,一抹幽篁绿,竹海悠悠。

“雨过天青似蔚蓝,碧云收入鳠鱼潭。”雨后云彩裂开,自缝隙里露出来的天青色,清淡粉嫩,没有正蓝的耀眼,却令人心安,如飘忽不定的雨和稍纵即逝的雾,稍不注意就溜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当春色落在江南园林,粉墙黛瓦,氤氲成灰,宛若一幅水墨画,无处不留白,无处不淡雅。春的繁盛,落在此处正正好。袅袅烟柳,朵朵杏花,花红柳绿,只是添彩,却不曾夺了园林半分雅意。黄是帝王之色,但春天一到,再高贵的明黄,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黄面前也要逊色。春风一吹,菱藕飘香,油菜花开遍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使得每个逃离城市的人都能找到归宿。

朱红,至高无上,吉祥尊贵。柳条荡漾,拂过宫墙,拂过红窗,拂过莹白含苞的玉兰花,仿若时光的美人,令人驻足忘返。中国色,从天地万物幻生,凝聚着万千诗意,花草树木,天光云影,目之所及,无不可入色,蓝灰、胭脂、黎色、月白、竹青、酡颜、鸦青、黛蓝、黄栌、紫檀……每一个字都旖旎多情,似妙龄少女,朱唇轻启,满面酡红,身姿袅袅,华夏千年的美,都藏在那一颦一笑里。山为黛,水为碧,翠柳黄叶、看桃红李白,柳依依,看斜日杏花,波渺渺,看草木葱茏,燕啼春深。只有中国的颜色,才能这般,读来口齿噙香,这些颜色,这是我们骨子里对美的记忆。当春天遇上中国色,一时一景,一眼一韵,旖旎多情,美得不可方物。



作者简介
何俊锋 ,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