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
文/达达
我想写一写刘丽梅
这一个和那一个
叫刘丽梅
或者不叫刘丽梅的女人
她已活过了二十一世纪的前十五载
进入人生的中年
她风韵犹存,徐娘半老
做着卖菜,补鞋,推销保险的杂活营生
偶尔也跟男人玩玩暧昧
她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泡桐
秋风一来就落叶满地
她是路边的野花
自生自灭
她是家门前的垫脚石
努力垫高儿女的梦想
她是手心里溢出指缝的细沙
是石头丢进水中一圈圈荡漾的涟漪
她是口香糖
是廉价口红和香水
是被树枝不小心勾破的长袜
性感,让人想入非非
她是家长里短流言蜚语的消费者
长舌妇
如此普通
隐藏在生活里
仿佛是生活本身
哦,刘丽梅
年轻时我甚至追过她,
满大街都有我们一起轧马路的身影
但最后跟她结婚的却不是我
我想写一写刘丽梅
这个不时被老公挟在腋下倒拖回家的女人
是我迷茫岁月沉默孤独的精神寄托
刘丽梅
她不是一个人
她是无数个
苦难
但内心坚强不屈的
中国女人
诗人简介:
达达,本名:詹黎平,网名:达达。60后诗人。现居浙江淳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协理事,淳安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鲁迅文学院首届浙江作家班学员,曾获2015年中国大别山“十佳诗人”奖,已出版诗集《生活史》《混世记》《光阴诺》等7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习诗,但自1991年起至2011年搁笔20余年,近年复出,诗作见刊于《星星》《山花》、《诗选刊》《绿风》《江南诗》《诗探索》《中国诗歌》《西湖》《文学港》《星河》等文学刊物。
作品赏析:
品读达达的诗《刘丽梅》让我坚信优秀的诗人都有卓尔不凡的人格力量和方向感及悲悯情怀。
此诗起笔就让受众呼吸到了敦实深厚的诗性底盘,既是关乎主体精神方向性定调,更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个“刘丽梅”的温情慰安。诗人以一位为营生而不得不做着各种杂活的普通的中年女人作为诗的“切入口”,横截面却是对一代又一代在艰辛跋涉中忍辱负重的中国女性的咏叹。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泼墨似地使用了近十个“她是”组成颇具节奏感的排比句式,细腻、生动、形象,就这么将一个可触可感可敬更可心的“刘丽梅”粗野地扔到你那老式棕床上,逼着你追忆、颤栗、流泪。诗人元性且略嫌朴拙的语境,着实让我心中业已冰镇了的“刘丽梅”鲜活起来。
平心而论,该诗的结尾,我的直觉告诉我,太露了。尽管这种惯常的写法有人美其名曰:卒章显其志,但老朽依然固执地以为,最耐看的女人,一定不在外表!就胡扯这些。谢谢!
(童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