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751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读梅尧臣
少即能诗齐舜钦,1宋诗开山祖师尊。
诗作平淡多含蓄,引领诗风清新淳。
为人诚厚清高持,为官清廉百姓亲。
三者鼎立自名家,2诗坛当数梅尧臣。3
注:1.指苏舜钦。
2.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3.他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情有所激,因物以通,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他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附欧阳修诗一首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
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
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
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附司马光诗一首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
名字托文编,他年知不朽。
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
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