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风采】
吴仰生,笔名仰生,昵称:俯仰生涯。安徽省作协会员,曾为下乡知青、工人、中学和大学教师。爱好文学,笔耕不辍,已有35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发表与出版。其中,中篇小说《亡魂》和长篇小说《爱的家教》颇受好评;曾获“小天使"铜像儿童文学奖、"阿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著名作家吴仰生小说合集】
人 啊 人
(倾情人间•系列一)
序:百态人生 百味人情
屈原在《离骚》中有吟: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儿之可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李。”
“身既死修远兮,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是屈原对人生的态度和对生死的境界观。
记得,季羡林在《季羡林谈人生》一文说过,“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我选写这部长篇系列小说《人啊人......》,就是将我从生活的感悟中、从众多人物的启迪中,写成的拙作——数百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的人生,倾情人间,展现给读者。在诸多篇什的中短篇小说,乃至微型小说中,不管人物的命运是坎坷的还是多舛的,也不管人物的人生是幸福的、甜蜜的、多彩的,还是不失教训的、几经风雨的、终见彩虹的,但愿都可以成为读者之图鉴。
生活啊,很多时日是真挚的,但又是无情的。也许原本沒有烦恼,当欲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有意或无意地来敲你的心门了;生活也许原本沒有痛苦,当你有意或无意地开始计较个人或集团的得失安危时,或者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
人有百态才为真,人有百味才有情,百感交结乃折磨,平淡平常当为幸。
生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过于完美的人和事,过于完美的感情,只发生在童话和想象中。现实的常态,除了平淡,就是千疮百孔与劫后重生。
人须有棱角,如此活得才畅然、才精彩;但有时人啊,又不得不圆润.这犹如,有棱有角的硬石滚落山崖,跌入河道突兀水中,船只见状绕行。柔软的水流抱着它反复折腾,锋芒渐去,改变了秉性,像枚鹅卵石,或安于泥沙的簇拥,或顺水流滚动,任水藻附庸,顺应了一种特定环境。水流干涸后,河床裸露,它一脸茫然,常有过河孩童踢它几脚……
这也许是蜕变与被打磨或冲磨后的余劫或余兴。
人生总是多变的,生活总是复杂的,人心总是难以捉摸的。总有那么一个地方,一个人,让你心动,留恋不已;总有那么一个人,一句对不起,让你心痛,刻骨铭心;总有那么一段经历,让你兴奋或骄傲、或者内疚或者痛不欲生。
短期交往看颜值,长期交往看脾气,一生交往看人品,时光会教你看清每一张脸,每一件事,每一段生活。时间的力量在于它的平静而又强大,它负责揭穿所有曾让你迷茫的问题,帮你筛选所有与你擦肩而过的人。
我们有时往往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痴于肉体,迷于声音,醉于深情,最后,折于物质,败于现实。这生存的失落与悲哀,是因为疏识于人,这实在是值得警戒的。
人心,有时候沒有死在大事上,却被那些一次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的伤;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你突然就死了心;总有一些态度,让你突然就伤了心;总有一些语气,让你突然就酸了心;总有一些行为,让你突然就寒了心;总有一些事情,让你不经意中,就看清了人,看透了心。
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住在缘分的尽头。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态度和情境。
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有时候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这也就是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对自我的保护。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这当然不是高境界,只是百试不爽的自欺欺人罢了。明白就好,不必提倡;因时而宜,因事而为,因人而屈,也许还少不了辱......
有些事,我们明知道做不了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往往呀,人性,又是丑陋的,经不起考验的。你以为,那些你曾经帮助过的人,至少会在你落难的时候展现出怜悯之心,但是,往往这些人就是最容易落井下石的人。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亲身经见过、感受过,当然也就感悟过。
当然,人类不乏感人的、乐于助人的人性品德,否则,人类社会怎么进步?现实生活的向往和精彩、文学作品的感人肺腑又如何存在和产生?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必要让更多的人把你留在心上。
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够。人生在世,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已过不去。人的一生,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总有领悟不透的真理,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就会拥有整个世界。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无原则地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一切境况和心境都会随心转好而变安然。
我们会发现,那些真正的厉害角儿,都不见得全是能言善辩的人,但大多是谨言慎行的人。他们不因为愤怒而失态,不因为心有不满而言语中伤,他们不动声色地收起表面的不友善和恶意,沉默着给你一个个下马威。我们要警惕这些狠人,你才可能在人生百态中明白,你才会在人情百变中厉行。
我们会发现,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才是时刻担心你的好友,谁却是形同陌路的混蛋。
我们会发现,要想做人成功,你就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警慎、戒骄戒躁,永远也不要高估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其实,你什么都不是,有时候呀,多你一个也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
我们会发现,人生旅途中的美景,乃至人生百态,只有自己去游览和鉴识,才会赏心悦目。人生百味,只有自己知道反复品尝,才会回味无穷。 人生短暂,只有自己做决定,才会无愧于心,才会功笑人间江湖。
这就如清朝诗人赵翼在《论诗》所吟:“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菀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人世间,你也许可以用投机的方式赚到财富,却无法从财富中获得满足;你可以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女友,却无法从女友心中获得爱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分,却无法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你可以用金钱买到荣誉,却无法从百姓口中获得名声。
人世间,生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过于完美的感情,只发生在童话和想象中。现实的常态,有幸福和满足,但更多的是平淡无奇,还有那千疮百孔与劫后重生。
人世间呀,也有但是,只有你的生活足够精彩了,这人生才足够丰富,从而你才活得够本,有跌宕而畅荡的人生价值。你从现实中、从文学作品中、甚至从梦幻的感悟中,聪明起来、理智起来、坚强起来。你保护自己的棱角、坚定自己的理想和本份、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幸福,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命运、对待自已的生活,从而做一个踏实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2022.03.08于芜湖

【系列一至二“内容简介”】
从二年前春节到现在,新冠之疫肆虐世界,中国控制得最好,令世界瞩目。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制度好。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面对灾难,我们不相信掌纹能给我们什么,我们只相信十指握成的拳头的力量。
我们的白衣战士、白衣天使,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这也正如《淮南子》所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这几篇小说,都是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在新冠病毒泛滥时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爱情升华。
爱情本来是与病毒立对的,但作者的主人公们,犹如泰戈尔的诗所抒写的,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歌中自有艳阳天,歌中自有众志成城,歌中自有美好的爱情,歌中自有独领风骚的中国风、中国雅、中国情……
【系列一目录】
一、疫场上的婚礼(微型小说)
二、不需确认的眼神(微型小说)
三、谁会真爱我(短篇小说)
一、疫场上的婚礼
我的一个过命的朋友,叫赵鹏飞,是一位白衣战士,一个响当当的胸外科医生。
我们多年未见,这次见到,就抱在一起好久。
她的妻子叫陆小冉,也是白衣天使,是护士,而且不到二十五岁,就带了个"长",也就是护士长。在她二十八岁时,才成了我的弟媳。
两个人同在一家二级医院。恋爱时,很令人羡慕,属于才子佳人的绝配那种。
他们的孩子刚满月,是男孩,长得可爱极了,名字叫赵越生。
我说怎么叫这名,现在二胎都可生了,不久也许会让生三胎,年轻的夫妇呀,可劲儿忙忽吧!
他说,你这抓笔杆子的,说起这档事,还真性感,难怪你早就生二胎了,一男一女一技花,可惜犯了规、罚了超生款。
我得意地说,谁叫我太一表人才呢,女孩子们追得凶,只好早早选一个你的嫂子,以免犯花痴错误。
我揶揄他,谁像你呀?恋爱谈了八年,足有一次抗战长期。从高中谈到硕士毕业,幸好现在结婚了,否则我会以为你有性病,无法怜香惜玉哩!
这位当医生的,攸地低下了头,嗫嚅地说:还真让你说对了,我还真有性病。
我大吃一惊,继而又压根儿不信!
嘿嘿,儿子都有了,还用这话来搪塞和玩笑我,朋友不想做啦?!
他一脸的虔诚,由不得你不信。
我又是弄文学的,联想到他儿子的名子"越生",这名子怪怪的,一定有含义和纪念意义!
文人就是看重素材,于是我更虔诚地抱拳敬之,请他告我实情。
他也不小气,连隐私也说了。
他说:
我说有性病,不是假话。这个时代嘛,我有情她有意,不一定非得结婚才浪漫呀!
在她二十五岁当护士长时,我们准备结婚了,就先亲热了几次,但都不能成功,这责任当然在我。你是过来人,你明白的。
我点点头……
为此,小冉抱着我哭得很伤心;我呢,直叹气,暗下决定,性病不治好,为了她的幸福(性福),我只好割爱了,我不能自私呀!
这么着治了一年多,没有什么起色。
去年,因为新冠病毒泛滥,她报名去了武汉医疗队。她是第一批去的,当时的自我保护措施也许不够健全,她被感染了。
我被告知后,你猜我怎么着,我坚决报名去了第二批,我是个外科医生,本来是不批的,这里也非常需要我。
情况特殊,就批了,也许是为了让我看到她最后一眼,我很珍惜这次机会、也很感激大家对我们的同情。
听到这儿,我很想问这问那,但我还是如金子般沉默着好,听他说心里话。
他继续说:
小时候我读过一篇纪实小说,叫《刑场上的婚礼》,曾被深深地感动。
那时我不知道什么叫结婚?什么叫婚礼?我只知道,他们彼此握着手,紧紧的,被敌人枪杀了。
我十分欣赏这婚礼的!壮烈,希望自己长大了,该结婚了,也有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
我去了武汉,竟然在专家的带领下参与了对小冉的抢救。
其实,她已经好了许多,医生们关心她、被她救治过的病人也关心她,她的事迹上了报纸、上了电视台了,上了专访,她成了救死扶伤的女英雄。
我爱她,我要与她举行一场婚礼,如同刑场上的婚礼,只不过,我们的敌人换成了新冠病毒。
领导早就知道我们的病态恋爱关系,也知道是我单方不同意结婚……
她仍在病床上,我们举行了壮烈的疫场上的婚礼,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祝福……
她哭了,我也哭了!
她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中国的疫情被有效控了,武汉也解封了……
我们并肩凯旋了,如期进了洞房,就有了我们的儿子,我已忘了我曾有过难治的那种不能如愿同房的性病。
"越"音同"疫",儿子的名字是我们婚礼的见证和纪念……
我能说什么呢?只能抓笔写下这篇小说。
2021-08-10 于芜湖

二、不需确认的眼神
在隔离病房的走廊上,两个人相遇了。
在外人看来,他们好像是登上月球的人,硕大的防护衣,又如新时代的盔衣盔甲,看不清谁是谁,只知道都是救死扶伤的战友,是战胜新冠病毒的全副武装的白衣战神。
"请问,你是陈康吗",看着对面推着仪器踽踽走来的高个子,白茹深情地试问。
高个子从盔甲头罩里,闪着黑亮的眼睛,不无动情地道,那当然是;我烧成灰,你也能认出的!你是我的小茹吧。
他们结婚八年了,自然谁也逃不过谁的眼晴。
陈康觉得那罩儿后面的眼睛大而美丽,如两颗大大的黑萄萄般。今儿,只不过更多了点神秘感,也就更美丽亮晶了。
白茹呢,她是从那双小眼晴认出丈夫的。这双小眼呀,小归小,但特亮,能透视,能一眼看透到她的内心。
昨晚,她特别想他,想得心都疼呢!皇天不负情人心,可不,今儿就看到了。
他们七天未见了,都在救死扶伤;今儿见了,怎么也忍不住了,就拥抱在一起。
白茹喃喃地小声道,以后不可说什么烧成灰,多不吉利呀!
陈康道,不这样说了,只说你爱听的:我想死你了!
白茹撒娇地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又说"死"哩!
白茹的眼眶湿漉漉的,眼儿又磨不开,就乖乖地让丈夫这么心疼地看着。
丈夫说,你要保重!
妻子道,你也是!
陈康属狗,白茹平时就喊他"狗儿"!
他们有一个可爱的上幼儿园的女儿,还有一条特可爱的狮松狗儿……
他们的对话,其实是最亲热的,别人可听不出来。
这种拥抱的激情感觉离开他俩已八年了,还是在洞房之夜,陈康抱了白茹十多分钟,令她气都难喘通畅,劲好大,现在想起脸都红……
这次拥护很特别,只是胸对着胸、眼对着眼而已,中间还隔着两层厚厚的、硬硬的防护服。但是,他俩竟都能感到对方咚咚咚的心跳,彼此感到特别温暖和温柔……
对眼就足够了,两人什么情话都没说,只是深情地握握带皮套的手。
他俩都想起一首《醉赤壁》的歌,俩人合唱过,有这么几句就蹦了出来:
一次缘分
结一次绳
我今生还在等
一世就只能有
一次的认真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
2021-08-20 于芜湖

三、谁会真爱我
(一)
陈雅聪,学历高,博士生,又是学的当前的热门的生物病毒专业。
两年前,这专业,在上海并不好找工作。
这就如她的爱情,三十三了,仍是单身。
女人三十三,倒了半边山,博士生只拿一万多元,这在上海简直糟透了。她跟人合租,也得近五千一月房租。
幸好,父母在家乡都是教师退休,就她一个独生女儿,不但不要她贴,还时不时帮助她。比如去年买车,中下等的福特,连上路要近三十万,父母就给她贴了一半之多,说起来,都脸红丢人。
好在,从去年起,她的专业吃香了。很多开发新冠病毒疫苗的公司都抢着要她。她应了一家,好傢伙,工资一下子涨到年薪八十万,她这才想到有资格谈恋爱了。
她长得太一般了,只是为人善良本份,恋爱观仍停留在她的父母辈,只追求感情,不图金钱,不图什么房子、车子,还有什么钻石、包包……
她在朋友的帮助和鼓动下,去年,工资还不高的时侯,也先后相了三次亲。
她没有化妆,因为她年青时只顾读书,不屑于这些假面具似的打理,就不会,越不会就越离得远。
她读书乃学霸,这些女儿红的事儿纯属白痴。
相亲的结果都是失败,她看不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男人;那些男人也不喜欢这个既不美也不打扮、工资还一般般的已渐老的处女。
(二)
去年底,她终于有底气谈恋爱了。
自已面像一般,就在网上谈了一个,一个三十八岁的海龟。
很健谈、高学历,据他说是双料硕士生,专业与陈雅聪相近,于是他们很有专业语言。
他们又有情趣感悟,因为他们都喜爱文学,从普希金说到巴金;从沈从文聊到莫言,很投机,很投入……
陈雅聪很想见他一面,但她太本份了,不好意思硬性要求,又不会撒娇。于是,这见面的要求就比登天还难。
对方婉言推脱得也很有志气,说得买好房子再说,以后吧,这可是男人的面子工程。
陈雅聪不好意思地问,还缺多少钱呀?意思是说,若不多,我帮你,反正是我们俩不久以后住。
是啊,我都三十三了,这以后应不长吧,想到这儿,脸就红得非常好看,还热乎乎的……
对方说了一个数字,陈雅聪就没辙了。他说,自已聚了六百万,还缺六百万,总不能买太小的呀,总不能买三环以外的呀!
天啦,将我卖了也没有呀,手头上最多只能凑六十万。我的工资才加呀,一年八十万的工资没还没见着哩!
陈雅聪想了几天,终于厚着脸皮,没羞地说,只要我们相爱,没房子我们可以租呀!我的工资已加到年薪八十万,我们共同攒钱买就是。
她还有句心里话,但不好意思说,那就是,她在领导一个公关小组,为中国、为人类攻克新冠病毒疫苖,一旦胜利成功,她也许有一千万的奖金。她想好了,留下六百万,捐出四百万给国家,去彻底战胜新冠病毒。
她是本份人,不可以说大话的,所以就没说。
对方说,怎么能让女士烦这些呢?对爱情要有耐心,贝多芬也只是弹弹月光曲呀,並非要见面的。爱情的神秘感就在于此。
陈雅聪一咬牙,汇去了六十万,意思是让对方感受一下自己的决心,让他心软下来,和她共进晚餐、牵手在外滩走走,感受一下真情实感,而不只是网上弹琴说唱。
对方收到钱后,只是一个劲儿地说内疚惭愧,令他无地自容,但仍绝口不谈见面的事。
陈雅聪痛心地哭了……
(三)
她病了,请了三天病假。
公司里急了,叫一个打下手的本科生来看望她。
她可不知道这"看望"的内情,是多么的壮烈。
现在一旦生病,就十分的敏感,"也许"是新冠吧,若发热,肯定隔离,连国家领导人都无一例外。
她病了,攻克小组的效率就会降低,这损失可就大了。老板跟她商量,倘若能坚持工作,工资可翻倍的。
实诚的她,确实打击太大,四肢乏力,头脑一片空白,其实她不想加工资,只想坚强地站起来。
大家知道她在上海,举目无亲。她人那么好,这时生病多可怜,但又怕被她感染了。于是就猜测她的病,一是被外界感染,二是在科研中不幸感染,谁知道呢?
那位打下手的病毒工程师,叫寇新华,他跟老总同性,但这姓名突然引人关注起来,寇虽不同于冠,但寇新与新冠联想起来挺怕人。
好在古人中有个清官,一个名人,叫寇准,还有个段子戏,叫寇准揹靴,据说寇新华的祖上乃寇准,这又令人刮目联想了。
因为寇新华为人正直,豪爽,工资不高,但同事小聚,皆是他买单;他人很聪明,工作踏实,是陈雅聪的得力助手。
他要求承担照顾雅聪,大家既吃惊又不奇怪,但如果真的是新冠呢?不管怎样,新华了不起!
但新冠太可怕了,不敢想。
这两天俩人接触得比兄妹都亲近。女孩子事多,就拿上卫生间吧,得扶、得搀,自古道:男女授受不清。
雅聪内心既忐忑又翻腾,想不到,她在自己助手的身上真正尝到了男女之情的奥妙、心动与斐然……
她已能坐起聊天时,就主动说了她的网恋,她的痛苦,她的无助。
寇新华这才知道,她是这么病倒的,就一面为她婉惜、为她不值;一面为她愤怒,为她呐喊。
因为他早就在内心爱上了这个比他小二岁的姑娘。他只知道,她特纯洁,也特矜持。他的择偶标准是人品第一,外貌尚好即可。他多次暗示过陈雅聪,但对方木讷,岂知她有这么将近一年的网恋呢?!
其实姑娘也不是真的傻透,当他前天刚到家时,为她递尿盘,将口罩戴到眼晴上而不是嘴上时,她就真实地面对面地爱上了他,病也就立马好了一半。
小伙子为她出了个主意,他替她在微信上说:我也许感染上了新冠病毒,你能让我见你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吗。寇新华说"也许"是留有余地的,万一他真来了呢?!
寇新华的心啊,还是太好了,如陈雅聪一样。
隔了一天,对方有了答复:我不能,尽管我想立刻飞来,我得为我的家人和同事负责呀!对不?
又及,我借你的六十万元,争取二十年还清,利息就免了吧!对不起!罢罢!
对这人,俩人都不想评价一句。
第二天,陈雅聪的病竟彻底好了,变年轻了,也变漂亮了。
她请她的助手,买来化妆品,竟在网上学起化妆来,化淡淡的妆並不难的,她发觉,自己在这方面竟也有天赋……
新冠疫苗研究出来了,临床后,被认定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好的疫苗之一。
寇新华和陈雅聪准备结婚了。
新房是雅聪租的。但是,他俩压根儿就不需要,因为他们有新房,雅聪的公婆早就为他们打理好了。
雅聪这才知道,她的公公就是招她进公司的老板,她的助手寇新华也是老板亲手安排的,特地让他从海外归来。
他也是博士生,而且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翘楚。
他和她一样,人到中年了,才恋爱,但可是一矢中的。
婚后,他骄傲地跟妻子说,他是好骑手、好猎手,他的箭不发便罢,一发准中红心,百试不爽!
雅聪说,只准射这一次,好吗?
新华说,好!
2021-08-20 于芜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