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信九年来,不曾随便更改昵称和头像。仅有的几次屈指可数,每次更换都有独特的意义。本次的昵称算个人代号,也是铭刻在青春里的一份坚守,一份成长。
白杨,即白杨树。落叶乔木,杨柳科,天然分布于新疆。雄伟挺拔,笔直向上。生存能力极强,抗寒、干旱,耐高温。
茅盾先生在散文《白杨礼赞》中提到: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学生时代读这篇文章,无知中透着不解。到后来我站在它脚下,时常仰望,日夜陪伴,与它驻守祖国边疆,我才终究从认识层面延伸至精神内涵感受到它被世人歌颂的伟大,而我那时也倍感自豪。边疆驻地多山地,沙漠,盐碱土壤,环境恶劣,冬夏不喜。每当我心生抱怨,想过逃避,它总是挺直腰杆,昂首站立,不卑不亢,不言不语。它用无声的坚守告诉我十八岁的成长应当如何,这些忠告,勉励是它的言传身教,给了我无限力量,铭记至今。
这两年,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客观存在的一切似乎以出其不意的姿态给了我们很多未知的焦虑和恐惧,于是有人选择逃避、忧郁、放弃甚至厌世……
但请相信,一切灰暗都会过去,阳光和美好将会纷至沓来,挺直背脊,去适应一切,去感受苦难经受考验,风平雨止的那一刻,我们终将不凡。
这就是「白杨」的由来,我认识这两个字也就用了一分钟,理解它却用了十八年。

丁陈永,男,1993年2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热爱文学,音乐。擅长写作,流行歌曲演唱。毕业于河北大学,大学期间参军入伍,曾服役于武警某部。2017年中国影视歌曲歌手大赛优秀歌手,2020年中国好声音河北赛区优秀选手。现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作者:丁陈永
编辑:孔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