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纺工友,赵和平》
//杨晓兰
汨纺人的故事,就如汨罗江流动的画。佇立江边,处处可观景。随手采撷,就是一束花。虽平淡无奇,却真实、亲切、可亲、可敬。
我和赵和平几十年没见面,相遇时,具有戏剧性。
那是在2018年秋,三合公社知青50年聚会。来到下放的地方,这里山变,水变,村庄也变了,旧貌换新颜。
知青也变了,变得相认时,要用滤镜抹去岁月的痕迹,寻找年青时的印象。
一百多名知青集合在大队礼堂,里里外外都站满了人。我看见了汨纺的方海清,赶紧上前打招呼。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手提黑包,精神抖擞的从门口走进来,老远就扬起手势:“方海清,你好!”相互握手。
这派头,这架式,好象企业老板。
“这是哪个?”我似曾相识的问方海清。
“赵和平啦,不记得了?”方海清一脸诧异。
赵和平69年招工进厂,和我同一车间。是一名保全工,令人羡慕的技术工种。
那时候的他,浓眉大眼,虎头虎脑。身着蓝色工装,腰上挎着装有钳子、起子、扳手等工具包,脚底生风的走进车间。如披着装备的战士,出征沙场。阳光、帅气,很吸引眼球。
不仅人长得帅,技术更是一流。对机器拆卸、清洗、维修、保养、安装,熟练又麻利。一台台冰冷的铁架和机械零件,经他精益求精的操作,神奇般欢快的运转起来。
年纪轻轻,成为车间技术革新小组成员,和师付及车间技术人员一道,加班加点,攻克难关,研制出了尼龙勾压机新设备。降低了能源损耗,为厂里节约了成本和开支。
提起他的名字,就让人与“能工巧匠”联系在一起。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帅小伙,转眼成了“大叔型”,让我脑袋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怪不得赵和平也没认出我,当年的“纺纱妹子”,变成了“娭毑型。”
只怪时光的年轮转得太快啦。

赵和平和曾经一起。上山下乡的部分汨纺知青
2019年,接到赵和平电话,告知车间老工友聚会,我询问聚会的相关情况,他要我与黄平联系。
分别太久,只知道黄平从事过共青团工作,并不知道他们是俩口子。不好贸然发问,就与黄平转弯抹角打哑谜。好在黄平灵泛,一语说穿:“赵和平是我老公。”我恍然大悟。
一个聪明好学,一个能干泼辣,真是“绝配。”
在长沙的汨纺人喜欢经常走动。有次小聚,我和黄平,晓辉等坐在一起。席间,只听黄平对另一桌的赵和平喊:“赵和平哎,少呷点酒啦。”
赵和平有高血压,又患有痛风,黄平时刻提醒。赵和平笑而不语,一脸不在乎相。看得出心里甜蜜蜜。
“好讨厌的。”黄平念叨一句。让我们听起来,这“狗粮”撒得好温馨。
晓辉是黄平同事加同学的好闺蜜。对黄平来了句:“还好讨厌的哩,你还要禾式啰?!赵和平表现那样好,饭菜都是他弄,从不要你下厨房。”
我听后,半信半疑问道:“真的呀,赵和平还有这门手艺?”看到我吃惊的样子,黄平笑眯眯回答:“那确实。”
只知道赵和平工作认真,热情豪爽,乐于助人。想不到还是位细腻的“居家型男”。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车间的一次聚会,就请来了两位“老宝宝”。92岁的陈淑义老主任,83岁的仇本良老师付。两位老人在长沙聚会的农家乐,高兴得像老小孩,这里瞅瞅,那里瞄瞄,时不时凑到合影的人群中露张笑脸,抢个镜头。
为了让两位老人如愿与老同事见面,赵和平主动承担接待任务,热情的接到家中休息,安排在附近宾馆住下。在聚会现场全程陪同,悉心照料,直至两位老人分别平安回到汨罗和岳阳的家。
仇本良老人是赵和平进厂时的师付,学徒三年,师付对徒弟关爱有加。俩人结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师徒关系。

赵和平,黄平夫妇在家里接待陈淑仪,仇本良 老师傅。
1971年的冬天,大雪纷飞。师付仇本良的母亲在老家病故。当时交通不便,师付心急如焚。
赵和平凌晨2点多,陪着师付冒雪夜行20多公里,赶到汨罗火车站。乘火车到长沙,又从长沙乘汽车到益阳,再转乘小火车到安化。长途辛苦跋涉,只为让师付能与母亲作最后的告别。至诚之心,义薄云天。
赵和平先后调往岳阳和长沙工作,从没有与师付断过联系。逢年过节及师付的生日,只要有空,都要去汨纺老厂看望。
师付80大寿,他鞍前马后忙碌,为宾客联系车辆,在酒店迎来送往,为师付操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生日宴。
去年年初,师付不幸与世长辞。他第一时间赶到师付家中,帮忙料理后事。为师付守灵三天,直至老人入土为安。
这段不舍的师徒情,延绵了五十二载。

赵和平陪同时任市委书记储波视察汨纺岳阳分厂。
赵和平不爱多言,在微信群很少发声,感觉是位憨憨的人。工作起来,却是一员敢于拼搏的虎将。
汨纺在岳阳建立分厂,厂领导慧眼识珠,亲自点名,调他协助筹建工作。
进入新的环境,他奔走于各级部门,一件件落实名目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有一次,领导安排他陪同省计委负责人去北京有关部门,审核对分厂至关重要的批文。不料出差前一天,脚背被下水道井盖砸伤成骨折。为不耽误正事,他将伤口打好绷带,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坚持去北京办事,终于拿回批文,完成了任务。而脚背至今留下变形后遗症。

他调到长沙锦纶厂后,又被作为骨干派到惠州筹建二期工程,五年时间里,他与施工人员,风歺露宿,同甘共苦,负责和守护在工地建设中。
赵和平分别参加汨纺和长沙绵纶厂二期工程的筹建,是两个单位领导,对他的高度信任和能力的认可。
受市场经济和大环境的冲击,无独有偶,两处分厂均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令人扼腕叹息。
也成了曾经付出艰辛,付出汗水的赵和平,不愿提及的伤和痛。
悲欢如梦,往事飞烟。又到了人间四月,万木逢春,生机勃勃。
赵和平用他特有的胸怀和品德,认真、专注、执着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体现了不平凡的价值和本色。在人生旅途上,一路奔波,一路前行。
如他的网名一一《奔波》。
2022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