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748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5]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1933年,他与厉麟似、杨亮功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于上海逝世,享年55岁。

读陶行知
出生教师之家,懂得学习最佳。
国内学罢域外,留洋学成回华。
知行行知心中,1创学更为天下。
一生献身教育,声名远播华夏。
注: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说陶行知从中悟出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陶行知去世后,中共的挽联为:“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
毛泽东送的挽词是“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