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青松》一书

几十年来,我敬佩村中王军林大哥,敬佩高元勋大叔,他们都是英雄,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来又知道山上石家庄那位大叔,是抗美援朝烈士。再后来,有幸与南塬一抗美援朝英雄的后代相识,关系融恰,他把家里珍藏了几十年的那本书(青松),赠送给了我。如饥似渴,连读几遍,心情激动难控制,眼泪泉涌擦不干,挥笔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浩气昭日月,英灵耀星辰。
(青松)这本书,是韩城籍抗美援朝22位烈士事迹的记实册。是由当时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袁先旺,孙万学,冯隨恩,胥增宝,孙常民等老同志执笔整理,韩城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民政局,矿务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调查,搜集,座谈回忆,反复修改才编辑成册,韩城市书记还给这夲书作了序。

那时候,新中囯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全国各族人民兴高采烈,奋发图强,鼓足干劲,为这个来之不易的新社会,增砖添瓦,谋求更大幸福时,帝国主义狼子野心不死,出动第七舰队,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岛,又派兵从朝鲜西海岸仁川港登陆,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直接威胁到中国领土的安全。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会议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命令,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华精英,优秀儿女,跨过鸭绿江。从此,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利用小米加步枪等低劣武器,与用飞机,大炮,坦克等先进武器,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军队的较量,拉开了维幕。

我们韩城有五百多位热血青年,优秀人士,参加了朝鲜的上甘岭,马良山,金城反击等五大战役。在那山高岭峻,路途艰险,冰天雪地,气温降在零下三十多度严寒异常,坑道潮湿危险,供给运输严重困难,缺粮缺水,弹药缺少,头上有飞机不停轰炸,地上有敌人炮火封锁等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险,敢于与敌拼搏,刺刀见红,不怕牺牲,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从无怨言,甚至手握爆破筒冲进敌群,让敌人吓破了胆。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在国外打败了强敌,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八十多万人受伤,十九万七千多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韩城市就有二十二位烈士血撒彊场,为祖国,为朝鲜人民,为捍卫世界和平,他们将遗骨留在了异国他乡。

祖国的忠诚卫士赵德成,龙门镇阳山庄人,牺牲时二十九岁。黄继光式的英雄王贤,金城区薛曲二组,牺牲时二十一岁。一个在战斗中成长的共产党员李根锁,昝村镇薛村人,牺牲时二十九岁。一个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考验,毌光林,枣庒乡柏树拗村人,牺牲时二十九岁。为祖国为和平而战的同中云,嵬东乡徐村人,牺牲时二十一岁。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心中的战士范银生,板桥乡石家庒村人,牺牲时二十六岁。弃学从军,保家卫国的李彦斌,西贾村人,牺牲时二十岁。为祖国为正义,为和平而战牺牲光荣的黄堂发,板桥乡黄圪崂村人,牺牲时二十三岁。保家卫国是军人的神圣职责,薛积善,芝阳镇清水村人,牺牲时十九岁。舍身救战友的孙引堂,西庄镇井溢村人,牺牲时十九岁。战地抢救伤员的好军医王顺祥,昝村镇吳村寨人,牺牲时三十二岁。一专多能神枪手林生臣,林源乡桑岭村人,牺牲时二十九岁。钢铁运输线上的勇士郭堂志,新城区五星村人,牺牲时二十三岁。为部队开辟道路的丁庭宾,新城区丁家村人,牺牲时三十三岁。我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吉康,金城区高家巷人,牺牲时十九岁。舍生忘死的英雄杨根喜,枣庄乡杨家岭村人,牺牲时三十三岁。一个在战斗中成长的勇士,薛富娃,王峰乡陵坪村人,牺牲时二十一岁。在战斗中舍生忘死救战友的闫坤祥,昝村镇昝村人,牺牲时二十岁。好警卫刘庚福,新城区谭马村人,牺牲时十八岁。在战争中锻炼成长的段望劳,芝阳乡北寿寺村人,牺牲时二十四岁。高炮汽车驾驶员徐振喜,卓立村人,牺牲时二十岁。血洒战场卫祖国的赵金堂,薛峰乡牛心村人,牺牲时二十一岁。

在烈士王贤的事迹中这样写到:正当部队快要接近敌阵地时,突然敌阵地两侧暗堡里机枪像火舌一样,向战士们射来,攻击受阻,战士一个个倒下了。看到倒下的战友,王贤心急如焚,为铲除这两个邪恶的地堡,他冒着生命危险,背上炸药包绕过敌人火力,把敌人地堡炸掉了,同时他也负了重伤。部队再次发起冲锋,敌阵地又一个地堡的机枪又穷凶极恶的咆哮起来,子弹象雨点一样落下。战士们又一次受到伤亡,攻击再次受阻,这让他心如刀绞。他挪动了一下身子,咬咬牙,忍着难以忍受的疼痛,二话沒说,抱起炸药包,艰难地向敌阵地爬去。还离地堡一米时,他回头看了眼战友,一咬牙,拉响导火索,抱起炸药包一纵身扑向敌堡,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只听一声巨响,整个地堡连人带枪飞向空中。王贤同志为了人类和平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二十二位烈士去了,那一个事迹不是惊天动地,感人至深昭日月,他们的英灵就在那星辰中,闪闪发光,光照千秋,激励后人,奋发向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忘记他们的英雄事迹,让他们的光辉流芳百世。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