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洪君

我是来自重庆涪陵农家子弟,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高职大专生,共青团员,22岁。去年7月,怀揣“我为家乡铁路献青春”的梦想,来到渝怀线涪陵工务段,洛碛线路综合维修车间大机维修工区,成为一名大机学习操作工,通过段关工委入职教育,车间党团支部、关工小组、工区师傅的教诲,半年后,顺利通过技能鉴定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机操作工。

趁在家共度工作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假期,拜读了车间关工小组对口“五老”付再华师傅,清明节前参观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为我们新入职青工撰写发布的《铁的纪律 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红色基因”教育文章,再次重温了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

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岁月里,邱少云潜伏在距敌军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为避免暴露,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丝毫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献出了26岁年轻的宝贵生命,为志愿军发起冲锋,歼灭敌军取得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

付师傅笔下的“红色基因”教育文章说得好:“铁的纪律,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邱少云在“生”与“死”、“生命”与“纪律”的抉择中,毅然选择“纪律”,放弃“生命”,宁可野火烧身,躺着丝毫不动,只为“纪律”二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部高速运转的联动机,尤其是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工务施工作业,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半点差错。就拿我们大机作业来说,每一项操作规程,每一道作业标准,都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一旦发生差错,轻则脱轨掉道,重则车毁人亡。

2018年成渝线荣昌~广顺场区间发生的“2.26”大机脱轨事故,就是大机作业人员违反作业标准,违章施工蛮干,对大机清筛后的线路盲目起高道,最大起道量达到120.3毫米,导致捣固车第二轴轮对,右侧轮脱轨的大机作业事故。

每一条制度背后都是血的教训。正如付师傅笔下的“红色基因”教育文章所说的那样,“铁的纪律,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作为新入路青工——大机操作工,只有虚心向师傅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尽快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规程、每一道作业标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切实遵守作业纪律,坚决与“违章蛮干”说不。

“每次大机出乘前,作业后,都必须严格执行检车制度,这是确保大机作业安全的‘铁定纪律’”。我的对口跟班师傅大机捣固车司机田栋,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车辆制动系统,转向架,工作装置,动力传动等设备的《检验证》是否齐全,必须在有效期内等重要部件,都要仔细检查,全程录像,记录在案,确保大机安全往返。”

大机作业情况特殊,存在很多视野盲区,这就要求捣固车司机,每按下一个工作按钮之前,必须鸣笛“一长声”,提醒车下人员远离作业车。
缅怀革命英烈,锻造“铁的纪律”。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我们才能在执行大机作业纪律、规章制度中,做到一丝不苟,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让每一位大机人真正明白:铁的纪律,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铁的纪律,是铁路运输安全的胜利之本。
编后语: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洛碛线路综合维修车间关工小组对口“五老”付再华,清明节前参观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撰写的“红色基因”教育文章《铁的纪律 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通过段关工委微信群传递给对口关工小组,在疫情动荡之下,网上开展“红色基因”教育,引导青工撰写心得体会。去年新入职青工刘洪君,清明节休假期间,撰写的《缅怀革命英烈 锻造“铁的纪律” 确保大机作业安全》体会文章,值得各关工小组指导青工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