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谷寺的春与祭
皇甫素红
前两日好友相约去灵谷寺赏春,听说要48小时核酸证明,头一天还特地去做了核酸。可是第二天却未能成行。为了不辜负核酸,当然主要是为了不辜负春光,决定独自去灵谷寺走一趟。
(灵谷塔)
进入灵谷寺大门,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人。路两边高大茂密的树林中,传来春蝉的齐声合唱(声音像夏天的蝉鸣,但没夏蝉那么尖,那么刺耳),越发使得这里显得静寂空灵;偶尔有几只蝴蝶优雅地从身旁翩翩而过,像是为蝉们的合唱伴舞;鸟雀在林间欢快跳跃穿梭,像极了高水平的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与单杠间腾挪跳跃。这时,路边的芊芊小草和静静开放的二月兰更像是忠实的观众:认真聆听蝉儿们的合唱,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蝴蝶的舞蹈和鸟儿的体操表演。
这里很大,慢慢转得一天时间。
这里是放松身体的好地方,你可以在茂密的树林中散散步,赏赏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但你若是认真参观这里的主要景点,心情就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了。
景点之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红山门)
在灵谷寺景区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是万工池、红山门、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牌坊、无梁殿(阵亡将士灵位)、第五军和第十九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第一公墓遗址、松风阁(阵亡将士纪念馆),灵谷塔(阵亡将士纪念塔)。
走进无梁殿,迎面墙上赫然写着“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几个大字,环顾四周,几面墙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北伐阵亡将士的姓名,一共有33224人。
(无梁殿)
(“国民革命军烈士灵位”)
(无梁殿是灵谷寺仅存的一座明代建筑。原来叫无量殿,是供奉无量寿佛的,因建筑为砖石拱券结构,没有一根木头,故后称无梁殿。1931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旧址修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无梁殿改为公墓祭堂。)
无梁殿后面是一片碧绿的草地,茂密的小草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织就了一张硕大的地毯,静静覆盖着这片土地,似乎在护佑着沉睡在这片土地下的抗日烈士英灵。这里曾经是淞沪抗战中阵亡将士的墓园,共128位(是从各军阶中选出的代表),以此纪念1932年1月28日的淞沪抗战中牺牲的英烈们。
(草地)
草地的北端是高高耸立的两块纪念碑: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十九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每块碑的下面都有几束鲜花,引人注目,特别靓丽。显然是刚刚有人来祭奠过,毕竟过两天就是清明了。
(纪念碑)
景点之二,谭延闿墓,位于灵谷寺东线景区。
谭延闿,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1年去世,国葬于此。
其墓园很大(占地300余亩),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等人设计,是一座具有园林风格的墓园,环境雅致静谧,设计别具匠心。由龙池、广场、祭堂、墓室(宝顶)4个部分组成。从龙池到墓室有七八百米远,其间有流杯渠、挂龙松、临瀑阁、待祭堂(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未能完工,只有建筑框架)、祭堂(重檐歇山顶中式建筑)等景点。然而,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在那个特殊的60年代,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却遭到毁墓焚尸的悲惨境况。现在墓室是于1981年国家拨款按照历史原貌修复而成的。
(灵谷深松)
(祭堂)

(谭延闿墓)
景点之三,桂林石屋(因四周遍植桂花而得名),位于灵谷寺景区西线。
桂林石屋原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别墅。1931年由广州市政府捐款建造,
1937年秋被侵华日军飞机轰炸而毁,只留下了断垣残壁作为侵华日军的罪证;在夕阳照射下,斑驳的树影落在断垣残壁之上,有一种沧桑之美。墙角有几株不知名的小花生机盎然,在春风里轻轻摇曳。此情此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桂林石屋)
景点之四,邓演达墓(位于景区东线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二公墓)。
邓演达,字择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革命政治家,军事家。1931年牺牲。
为了纪念邓演达,在墓的不远处还建了一个“择生亭”,上面书有“人生自当忙不息,天地原来未瞬留”对联,据说是邓演达在狱中留下的。
(择生亭)
景点之五,戴笠之墓(位于景区西线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三公墓附近)。
这里其实已经没有墓了,只有一截残断的墓碑,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不时也会有人放些馒头水果小花之类的东西在上面。
除了以上景点,还有志公殿,志公塔,三绝碑(吴道子的画,颜真卿的题跋,李白的诗)灵谷寺等景点也很值得参观。
看着眼前的绿树荫浓,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听着草地上偶尔传来孩子们奔跑嬉闹发出的欢愉笑声,不由感慨:如今和平美好生活来之多么不易啊!
人们啊,请好好珍惜啊!
写于2022年3月29日
修改于2022年4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