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昔上海路
胥全迎
今天的清江浦区中心地段有条上海路,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上海路”名字真好听,多气派、多现代、多时尚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被称为“太平街”。这从1989年1月出版的《淮阴市交通旅游图》上还可以看到“太平街”三字。
你知道几十年前的太平街又是何模样呢?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前,我就曾多次走过太平街,因为现利苑路上有粮食汽车队的宿舍,我家一世交梁小雨家就住那儿。我养的第一对鸽子,就是从梁小雨家经太平街抱回来的。
太平街又分太平东街与太平西街,从人民北路为界,东边东街,西头西街。那时的太平街,砂石路,晴天有风灰蒙蒙,雨天积水泥汪汪。路边稀疏地排列着一些瓦房平房,也有几间草房的。在那个年代,市区的市民依然住草房,也属正常的光景呐。
太平东街的北面,最显著的地标就是几排青砖灰瓦平房的大院子了,那可是十二军(6408部队)军部的家属大院。大院正门在淮海西路,留一南门通向太平东街。1963年,部队子弟学校并入我所就读的淮阴师范学校师一附小(现淮阴师范学院附小),班上有部队子弟同学,我们曾多次进入此院串门。院内整洁,绿化搞得好,比我们淮汽公司宿舍院子强多了。
太平东街南面最显著的单位就是淮海路小学了。星期天的时候,我们这些一附小的同学,也会窜到这个淮海路小学看一看、瞧一瞧,体验一下在异校玩耍的感觉。感觉如何?呵呵,爽!我于1968年秋天上淮师初中班,同学基本上是来自一附小、淮海路小学和老坝口小学的,所以,我们和淮海路小学也是兄弟学校一往情深。
太平西街最大的单位应该是植物油厂了。该厂原名清江植物油厂,1969年更名为清江油脂化学厂,1988年又更名为淮阴有机化工厂。再后来该厂干脆“退二进三”,发展起房地产事业来,这就是响当当的利苑新村。
说起该厂,我同其还真的有点渊源。
我孩提时代就对植物油厂有着十分亲切的感情,为什么?不就是因为该厂榨豆油有豆饼吗?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饥饿是常态,又有谁家的孩子能吃饱肚子?我们淮汽公司的孩子,会在车站院子内寻找去植物油厂拉过豆饼的货车,爬上去找几块落下的豆饼渣块啃啃。那散发着诱人的油香,尚存机器压榨温度的豆饼渣,曾经是我们孩提时代难得的美味。那时凡是经过植物油厂大门,我都要向里看一看,嗅一嗅豆油的香味,想一想豆饼的滋味----
1971年1月份,我被分配至清江市百货公司工作。当年冬天,我被抽调到市财贸系统革委会审查“5.16”分子的专案组,而这个专案组就设在植物油厂最西边靠引河的一座仓库里。我除了在专案组值班,平时上下班都要从太平街经过并在厂里转转。1971年时的太平西街,西头严格上就到植物油厂的大门口,转向北一条现被称为利苑路的路。而从油厂再向西,则是一条更小的土路通向西南方向的永红小学与大众塑料厂。
我们专案组的组长,是周笑山,后来就任清江市百货公司的书记与革委会主任。他是沭阳籍的老干部,文革前就是这个植物油厂的书记,他家就在厂门口的家属宿舍(现利苑新村的菜场处)。周书记在植物油厂的威望高,干部职工都十分敬重他。因此,专案组也受到该厂上上下下各方面的照顾。在周书记的打造下,当年植物油厂的篮球队,鼎鼎大名,后来清江市的篮球名将诸仰石、邵大和小殷等,都出自该厂。
1988年,我们清江石化厂的党委副书记夏春阳调任该厂任书记厂长,因我当时是石化厂的组织宣传科长,与他直接的上下级关系。所以,我也多次去该厂串门。串门不也是要走太平西街吗!

太平街的繁华,应该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我记得整个八十年代,这条街曾有“小上海”之称,那时汇通市场还没建或刚建未成气候,这条街日益繁荣起来。尤其是服装市场特别红火,当时淮阴城里人,哪个没去买过一两件衣服呀?另外,什么金银手饰、小百货、电子表等等应有尽有。再后来,随着汇通市场的兴起,该条街不再有服装与小百货的繁荣。但是做起了二手自行车的生意,成为一条龙的专业市场。二手自行车排满了太平东街,那收购、销售和购买二手自行车的人,整天在这里熙熙攘攘。市场红火好多年,直到自行车被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所代替。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几家这样的店铺,只不过以销售与修理电动自行车为主了。今日人民北路形成电动自行车一条街市场,与当年太平东街异常火爆的自行车二手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青少年宫在人民北路与太平街相交处兴起,太平街附近的居民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好了,市政府有关部门说:你不是自称“小上海”吗?那就将太平街改为“上海路”吧!好!当地的市民高兴,城里城外的市民都记住了“上海路”这一响亮的名子!

原来的“太平街”的路名不响亮,好多人不知也不用。自从改名后,市民中又有谁不知道“上海路”的呢?
要说淮阴市民高兴,那也有不高兴的。谁不高兴?就是上海人呗。同时期命名的北京路,宽阔又气派。这小街小巷的太平街更名为“上海路”,你淮阴不是有意贬低我“大上海”吗?其实不然,是这条街真得很繁华,有上海滩的味道,赋予其“上海路”名,很贴切的呀。
说一句调侃的话:上海人,请你担带点吧!你上海不也是将一条不起眼的路命名为“淮阴路”的吗?互相包涵吧。
如今上海路的东端,当然是淮海北路。那现在上海路的西头又在何处呢?前天,我去上海路办事,忽然冒出个想法:我骑电动车,全程跑一下,探个究竟。

从淮海北路直到清河路的上海路,被称为“上海路”,其路标与商户门口的门牌,都标“上海路”。然而从清河路向西,路标出现了混乱,既有“上海路”的标志,又有“上海西路”的标志,不统一。在此地段的一根路灯标上看到这样的标注:上行写:上海西路,下行括弧里写:清河路---西安北路。在清河路与西安路交叉口的大型路线指示牌上,向西的箭头内标明“上海西路”。所以说,上海西路是从清河路向开始西延伸的。

我从西安北路再向西行,行至一条南北方向的“黄河路”,上海西路被拦住了。我想这不应该是路的西头,我左看右瞧,只见在黄河路北边100米处,有一条向西的较宽的大路。我靠近仔细找,果然又找到了“上海西路”的路牌。也就是说,上海西路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一直延伸到韩侯大道为止。
从淮海北路到人民路,有淮海路幼儿园和市老年大学教学点。从人民路向西,依次有青少年宫、石塔湖小学、玫瑰苑、利苑新村、基督教堂、凤凰新村、汇丰园、翔宇中学、锦绣装饰城、韩侯花园、城西花园等,聚结了众多的居民,形成了上海路消费的主力军,支撑着上海路的繁华。

今日的上海路,店是鳞次栉比,人是摩肩接踵。尤其是到了夜晚,霓虹闪烁,香飘四方,各种小吃铺和饭店,一家比一家热闹,人头攒动。唉喂,好像吃饭不要钱似的。
上海路的变迁,就是我们淮安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要我说,昔日太平街的“太平”,不就是祈求祥和吗?今天上海路的“上海”,不就是寓意繁华吗?
衷心祝愿上海路的祥和与繁华:生生不息,天长地久。
2019.11.16首发《淮安文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