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轮的中心
时间诞生出所有的事物
之后,就由不得时间了
之后,时间只能在事物之后
描摹事物
从事物的顶端开始
朝向它们的根部,像水
沉默地靠近一个洞
像一列火车,在深夜
驰过我们的城镇
而时间之轴
在每个车轮的
中心,原地打转
瞬间
一滴露水粘住树叶
隐匿着自己的透明
四周是无限的广大
螳螂、蚱蜢,或者瓢虫
透过露水的凸镜
聚焦于
这无限的一个局部
小鸟的双脚划过水面
为它已经掠过的空间
开辟了一条
暂时的道路
卡尔维诺的蚂蚁
每一个字母
都是一只蚂蚁
它们嗅着气味的蜜
穿越一座
不存在的城市
书页的行军中
它们近亲繁殖
有目的,有秩序
在一个沉睡者
咶噪的惊悸里
它们挥动触须
无限地接近
一片透明的玻璃
语词
我用语词描述死亡
当它接近死亡
它出生了
我用语词描述出生
当它接近出生
它死去了
乌鸦停在矮墙上
与男孩之间
隔着一把弹弓的距离
弹弓里沒有石子
乌鸦飞走
留下一点漆黑
就像一只
因瞄准
而收缩的曈孔
我每天都在喂养我的空洞
我每天都在喂养
我的空洞。它漆黑的泡沫
泛起,打着旋涡
永远饥馑,永远
死不瞑目
它囚禁我在一片
空白之上,命令我创造
但凡经我创造的
都因它的拒绝而消弥
它只等待吞食
我将要创造
而又尚未创造的
无名之物
我无法停止这徒劳的
喂养,因为我就是那空洞
生锈的铁轨
沒有什么比两条生锈的
铁轨,更能代表远方
直到未知
凡是踩着那些枕木
走过去的人,据我所知
都沒有再回來。回來的
只有自相矛盾的传闻
而那些传闻,跟着最新一批
离开的人,再次出发
这次,就连传闻
也不再回來
我曾设想,铁轨的尽头
会不会是时间的
坟场。我们是不是应该
感谢,或者庆幸
沒有任何消息,回來
打扰或者证实
我们对那尽头的恐惧
一只小鸟
我醒在我的梦中
我专心致志地
睡觉。一只小鸟
飞掠,困于梦的
围墙,天亮前
它穿过两眼之间的喙
戳破了一个
幽暗的气泡
我睁开眼睛
困于一只鸟的梦
有个冬天的夜晚我站在石桥上
月光在卵石身上变得可以触模
坚硬,无棱角
两种冰凉无数次邂逅,但从不交谈
背靠背,像一对心知肚明的恋人
只有上涨的河水可以把它们再次分开
而雷声静默,还等在遥远的夏季
月光有时像雾,有时像霜
像雾的时候它表演抚摸
像霜的时候它表演拥抱
而卵石始终仰着脸
躲避它沒有五官的浑圆
卵石之间有些溪水的心绪
细微、迟疑,同时浮光掠影
有个冬天的夜晚我站在石桥上
看溪水流过卵石和月光
绕开了那些
因干渴而正在死去的小鱼
我所看见的事物
我所看见的事物,都倒立着
像长在天空的鏡子里
鏡子的背面,一个男孩在做鬼脸
我看不见,但平静的湖水看得见
湖水容纳了所有污垢
吐出一朵莲花。这次我看见了
天空的鏡子沒有看见
但男孩看见的,湖水也看不见
男孩是个哑巴,他急促地比划着
怎麼也表达不淸楚
困惑的事物逐漸靠近他
像冬天的柴禾靠近一堆火
黎明前,絕望的男孩
不得不模仿了那个场景
他从堤坝的边沿高高跳下
把一条隐居多年的魚,溅出了湖底
左手边的黄河
凌晨两点
火车驰过兰州的边沿
广播里说,黄河
就在我的左手边
但窗外一片漆黑
我什么也看不见
车厢里的人都很激动
他们在玻璃上
压扁了自己的脸
一排一排的后脑勺
对着我,没有表情
我对着空荡荡的过道
沒有表情。后来
我枕着两条清脆的铁轨
像枕着黄河迟缓的波涛
睡着了。就这样
因为错过了伟大的黄河
我记住了那个面无表情的夜晚
石化的眼泪
你的嘴唇擦过沙地
寻找干涸的泉眼
你的眼睛被白翳的白
挡住。你的双手
以骨为指,击打虚空
震动,像一面喑哑的鼓
我以你的鼓为心
我以你的沙砾为唇
我撕开你眼中的白翳
看见一粒
我的石化的眼泪
星星一般
嵌在你左眼的
曈孔里
秋天
树木挤干它们的水份
准备燃烧
一棵巨大的白杨
慢慢向着地面
倾倒。像一双沉稳的手
拉开弓弦,瞄准
然后松开
忽哨吹响空气,箭簇
自它折断的灵魂中
射出,命中了秋天

戴冰,1968年生于贵阳,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文汇报》专栏作家,贵州省作协副主席,贵州文学院副院长。“精读堂”文学讲坛学术主持、总策划。出版小说、散文、学术随笔作品十余部。获省市文学奖多项。作品散见于《花城》《钟山》《中国作家》《作家》《山花》《江南》《长江文艺》《杨子江》《星星》《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作家文摘》等。入选《城市小说十年选》《文汇报年度精选》等选本。中篇小说《张琼与艾玛宗兹》进入2019年中国“城市文学”排行搒专家推荐搒及读者人气搒.

2022《南方诗歌》2-3月总目录
“原则诗社”清隐:我在家乡转月亮
包临轩:冬天在外面呢
阿西:我们在浓雾里什么都看不见
茉棉:天黑之前
梁小曼:被放逐的女儿
余小蛮:万物有野生的尊严
姜超:北风的故乡
流泉:另一张面孔是玻璃
柳宗宣:庭院集
赵学成:暴雨将至
古马:太阳的光线几乎生锈了
海男:身体中的流沙在尘埃中闪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