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看过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但这个书名早已刻进大脑“不能自拔”,姑且这样设标题好了,在每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中的小学,就像每个高中生心目中都有一个梦中的名校一样。
我心中的小学其实就在同院大哥哥大姐姐的作业本上,在他们系的红领巾上,在他们身后五颜六色的书包上。
我上过两所小学,两个学校两种教育,自然会形成两种性格,虽然不敢说会造就两种人生,但毕竟环境塑造人嘛。
记得一位老师让我们谈理想,很多同学都大谈将来要当科学家、画家、歌唱家等等,我和少数同学一直没有站起来,因为反应慢,想说的都被别人抢答了…老师说那些没站起来说的,将来都是想去掏大粪的,同学们爆笑,真是颜面扫地,其实我是想说当天文学家的,只是不想跟别人说得一样而已…
有一次整顿纪律,老师让我们一个个上台,说明自己有没有去过游戏厅,有没有家长陪同。有几个同学竟老老实实“交代”了,我在心里嘀咕:“街霸、魂斗罗、超级马里奥这些热门游戏又有几个同学没通过关呢?”
还记得一次老师让我们小制作,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家长配合,但必须认真完成,好的作品将代表班级参加全校的评奖。
我实在想不出做什么好,爷爷见我难受的样子,就出去买回两大包火柴,凭借那双“神奇的大手”,把一个个空火柴盒粘在一起,竟做出了一张写字桌和一把椅子,表皮再用挂历纸精心的包裹粘牢,简直就是一套精致的桌椅模型。
一不小心评了个一等奖,我又惊又喜,简直合不拢嘴。老师也乐开了花,虽然有点儿胜之不武,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灵得以呵护,美好的心情难以言表,后来我才知道爷爷年轻的时候学过木匠,曾在地主家当过长工,感恩爷爷,感谢您带给我的无限欢乐…
学校有时还会组织花卉评奖,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用自行车筐或者三轮车斗把一棵棵大型花卉长途跋涉的“奉献”出来,费了那么大劲儿运过去,评完自然没几个人想运回去了,干脆充公吧!
学校也会组织捐书活动,自己的那些个小人书,实在舍不得上交,认真的我就把爷爷的毛选、邓选都交上去了!(现在可是收藏级的宝贝啊)虽说是学校缺钱的无奈之举,却充盈了阅览室,极大的方便了爱书之人,不知我捐过的书曾让几人受益,想到自己那么小就做过不少好事,不禁对听我讲故事的儿子们泯然一笑。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要强的妈妈见我写不好拼音,还能拧我大腿来“加强记忆”,后来因工作太忙,已经完全顾不上我了…考试时,学习差的同学,都争着抢着往成绩好的同学那儿靠,抄答案的、作弊的,似乎大家并不在乎知识本身,在乎的只是那个华丽的高分而已…
学校对迟到早退抓的倒是很严,我们一旦迟到、不带红领巾就得“罚站”、“扣分”,甚至早到都不行,令人费解…因此,爷爷特意给我配了一块儿小表戴上,提醒我上学路上要掐准时间,既不能早也不能晚。
如此关爱的嘱咐,搞的我更紧张了,看到路上“查红领巾”的就敬而远之,东躲西藏,因为一旦被抓扣了分,就可能被老师安排去执勤,在大街上一站就是一个中午。
有次还是被抓住了,好在我灵机一动,想出了请人吃“狗腿面包”,送橡皮的“行贿方案”,当得知对方喜欢“收藏”自动铅笔时,失望透顶…老师没有惩罚我,因为月底公布扣分情况的时候,我因得了“痧疹”请假了…真不知该不该庆幸…
爱玩的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游戏,在教室里玩“圣斗士”拼图、在楼下比跳绳、骑在学校水泥墩子上玩“斗兽棋”,在操场上“跳房子”、在楼道口踢毽子、在教学楼后面扔沙包…
当时,电子游戏刚传入中国不久,我所在的小城也是方兴未艾。大大小小的游戏厅,犹如雨后春笋,瞬间占据大街小巷,像鲜花一样争奇斗艳!我的小学周围就有好几家,游戏厅里人满为患,那感觉跟后来的网吧不分上下。
于是乎,我也跟着那些比我年纪大的孩子一起疯玩,说去玩,哪有钱啊?!一开始只不过是看别人玩,不过那么生动的画面和紧张刺激的情节总能让我们流连忘返,有的孩子为了玩游戏竟然偷拿父母的钱。
我们玩的很开心,可是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课堂上的我不由自主的开小差,想象自己在游戏里所向披靡的情景,比上课那些“枯燥乏味”的诗词歌赋有意思多了!父母比较无奈,三年级期末因父亲工作调动,我们搬了家,转到了新家附近的一所小学。
新学校的画风突变,学习气氛浓、管理严格、老师认真,同学们少有调皮捣蛋的,更重要的是小姑在此教学,每天中午都可以去她那儿吃饭睡觉,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得益于诸多便利条件,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基本稳居前列。看来,“树大自直”这句老话,并不一定适用于任何人,孩子还是需要管的。
有一次,学校组织才艺表演,有才艺的学生要演出,没才艺的每人做一个三角红旗,原创一句格言,那时候似乎还没有“原创”这个词,就是自己编写一条“名言”,晕!“人未名,话先名”?
我于是在小姑家左思右想,下课想,回家路上也想,可就是想不出来,怎么办呢?小姑让我照抄一个就行,模仿着写一个也好啊,我说什么也不同意,既然要求原创,那就得自己编!
想想那时候怎么就那么认死理儿呢!结果可想而知,语文老师没有选中我的标语,我失败了,不过败得坦然,败的踏实,败的不委屈。
课间和午休后最有趣的是看调皮的同学恶作剧,在门顶上搁黑板擦,一推门就会砸到进门的同学,其他人一阵哄笑,被砸的同学会想办法“报复”,什么粉笔盒、脸盆、水筒、还有装水的袋子,到后来连拖把、凳子等大件都搁上去了…
课堂上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数学老师和一位男历史老师,前者喜欢“体罚”,后者喜欢“嘴罚”。那时候的老师普遍都挺“野蛮”的,那位女数学老师喜欢按照错题数量打手心,因为打的很重,我们总是“谦虚”的让后面的同学先上,有时候粗心的后果就是手心会好几天都火辣辣的,每次听说发卷子,很多同学就会瑟瑟发抖,真是“闻她丧胆”、“谈她色变”啊…
而男历史老师其实是很幽默的,如果不是他平时不苟言笑的个性,我们都会很喜欢他,结果他给我们造就了既想听他讲课,又怕他下一节提问的矛盾心理。
如果我们集体表现得令他满意,他就会带我们闭目养神,说什么想象前面有云、后面有山之类的疯话,特滑稽!还会讲一堆诸如拿破仑就是一个人拿着个破轮子之类的笑话,逗我们发笑。
有一次考试,开考前他搞得特别正式,弄得我们非常紧张,结果答题的时候一看全是选择题,而且是一道比一道奇怪,做到后来发现大部分全都是C,跟周围人小声交流了一下,原来答案都是C…
尽管我并不崇尚“爱拼才会赢”,但每次考砸,都懊恼得不行,一种内在的上进心驱使我再接再厉,一旦考好,同学老师还有家人都会另眼相看!可见,荣誉对于一个人真的很有意义…
小学生涯行将到期,不用再“充值续费”,在“牛师”们的“狂轰滥炸”下,我的小脾气和小动作日渐荒芜,成绩日趋稳定,智商共情商一色,个头与体重齐飞,举头望明月,未来尚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