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八章)
作者:李汉武
演诵:魏静(解说、金二嫂)&鄢震(梁思成)&朱弘毅 (二麻子)&刘畅(周敦信)
音频策划、指导、监审、导语诵读:魏静
编辑制作:娲儀

木塔缘导语:
翻阅浩瀚历史文献,寻找应县木塔古迹。历经层层艰险,绘测成功凯旋!他就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请听文声国际小说演播团队为您奉献李汉武老师的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八章)!

几个警察凶神恶煞地把他们从车上吼喊下来,然后,用麻绳把梁思成等人分别绑了起来,链成一串。
梁思成挣扎着问: “为什么抓我们?”
刘敦桢说: “你们不要胡来!”
二麻子拿手枪抵着梁思成的额头说:3抗日分子的眉头也没写字的,你问我为啥,我还问你来干啥?”
梁思成还想和二麻子解释,二麻子听而不闻,命令手下将他们带回审问。

五人被直接推进了刑讯室,分别被绑在木架上。
二麻子问: “谁派你们来的,带了啥任务?老实交代,免得受皮肉之苦。”
刘敦桢说: “我们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是来考察木塔的。”
“考察木塔?一个烂木塔有啥考察的。还不是借故来做抗日工作?你以为我那么好哄,你们这种人见的多了。近日,一个女共匪已经窝藏在这里了,你们是不是和她来接头的?”
“我听不懂你在说啥。”梁思成说。
“你给老子装糊涂吧你,给我打,我看你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二麻子的一个手下拿着鞭子,把梁思成等五人轮番抽打了一回,五人咬着牙,忍着疼痛,没一个讨饶的。
二麻子问: “你们中间谁是头儿?”
梁思成说: “我是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

“啥主任鸟人的,我是问你,那个是头儿?来这里和谁接头,有啥目的?”
梁思成说: “我们不是什么头儿,我们是搞古建筑研究的。是来测绘木塔的,也没和什么人联系。”
二麻子说: “不要再狡辩了,过一会看你还说不说。”随后,对那几个警察说,“看好了,我出去一会儿。”
二麻子听到中国营造学社这个名称,也有些担忧,怕真的弄错,惹出了麻烦,就去找周敦信报告。
应县县长周敦信在办公室的地上转来转去,正在为抓捕乔日成的事发愁。

二麻子进来报告说: “抓住五个可疑分子,从北平来的。”
周敦信用怀疑的眼光看了看二麻子,问: “北平来的?五个,这么多?”
二麻子说: “他们是想乘着天黑进城,结果被我抓了个正着。看装样土里土气的。我怀疑是抗日分子,不知道有啥目的。”
“啥时候抓住的,咋抓住的?”周敦信又重复问了一遍。
“眼昏时候,我正好巡逻到了城门口,在城门口抓获的。”
“他们就这样被你们轻易就抓获了?难道他们是傻子,还五个呢?”
“不信,您去看看。”
“在哪里?”
“刑讯室。”
周敦信跟着二麻子来到审讯室,看着绑在架子上的五个人,被打的口角流血,身上还有几道鞭子抽过的血痕,问: “你们是北平来的?”
梁思成说: “我们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来测绘木塔的,我们做古建筑的测量和保护工作。”
周敦信问: “有证据吗?”
二麻子把从梁思成包里搜出来的执照递给了周敦信,他看了看,说: “还有啥?”
“还有些尺子、罗盘、相机、笔记本之类的。”二麻子接着说, “抗日分子的招数多着呢,不严刑拷打是不会说的。”
周敦信说: “暂时不要动刑,弄清楚了再动刑也不迟。”
梁思成说: “可以打电话问大同车站长李景熙或者打电话给大同市府办公
室。”
梁思成与刘敦桢等人从北平出发来山西考察古建筑,第一站是大同,到了大同之后,没想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下榻地方,所有旅店的卫生条件都很差,幸亏遇到了大同车站站长李景熙,李景熙是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李站长也没啥办法,只好和车务处的王沛然先把他们领回家里,腾出了一间房舍,供他们住宿,可是由于人多,饮食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然后,李站长只得向大同市府求援,经过市府官员出面,才和一家酒楼打了招呼,请酒楼为他们供给了饭食,每人三餐各一大碗汤面。
梁思成说: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可以直接打电话询问。”
周敦信对二麻子说: “先把他们看好,我回来再说。”
梁思成等人颠簸了一天,早已疲劳不堪,本想来了应县城后,找个旅店好好睡一觉,没想到却被挂在了架子上,竟然还连累了车官老王。
梁思成看着眼前摆设的各种刑具,恨得咬牙切齿,心想,这些家伙,就知道拿这些凶器对付中国人。
刘敦桢苦笑着说: “老梁,咱们也许还能品尝一下自己国家造的刑具的味道。这一路真是百味俱全啊!”
莫宗江说: “不怕!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
老王好像也硬挣起来了,骂道: “这群王八蛋就会欺负中国人,老子这次回去就当兵,杀了这群王八蛋!”
二麻子骂道:“都他妈住嘴,想挨揍就说话!别他妈认为抱住大腿了。”
周敦信打完电话,确认后,方才明白梁思成等人是有来头的,李站长在电话里说: “要是梁思成等人有啥不测,北平方面就不好交代,那样会惹来许多麻烦的。你赶紧放人,不要胡来。”他也没敢再给大同市府打电话,挂了电话,喝了几口茶,润润喉咙,进来对二麻子说: “还不赶快放下来!”
梁思成等人被放下来后,周敦信说: “误会,完全是鄙人手下的一场误会,你们是不知道,近日,赶上了日寇入侵中国,抗日分子在应县闹得很凶,我们也是没办法,才严查的。望见谅,理解!”

“既然是误会,我们也不跟你计较了,你能给我们安排个住处吃处就更好了。”梁思成说。
周敦信对二麻子说: “领着他们找个客栈住下来。”又对梁思成说:“这里条件差,也没法安顿你们,请理解。”
二麻子到手的大洋也被周敦信逼着归还了,本来就心里不舒服,还要他大半夜的领着去找客栈,更为生气,但又不敢违抗县长的命令,于是没好气地说3“走吧!”
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钟了。
二麻子思来想去,金城有好几家客栈,还是送他们去金二嫂那里吧,也许还能看淑贞一眼。想到这里,不由暗暗高兴,脚步也加快了许多。
黑色的天幕,繁星点点。
几个警察赶着车走在后面,二麻子和梁思成他们走在前边,他说: “梁先生,刚才有些对不起了,我也是职责所在,没有办法,还请见谅!”
“没关系的,我不计较,也能理解。”梁思成说。
“不过,我还是有些疑惑,你可千万别连累了客栈老板。老板可是正儿八经的良民。”
“你想多了,我们绝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好汉做事好汉当,岂能连累别人?”
“这样我就放心了!”
沿着大路走了不到五分钟时间,拐进了一个巷子,来到了客栈门口。

二麻子敲响了金二嫂客店紧闭的大门。
夜幕下,一个身材较高,较为肥胖的女人从里边开了门,一手虎着一个门环,牙开一人宽的门缝,说:“麻队长,又是你。你们不是已经搜过了吗?还搜啥?没完没了的。还叫不叫人安生,俺明儿这生意还做不做?”
“哎呀,我说婶子,你也不看看,我是那样的人吗?我就是全城翻个底朝天,也不敢随便打扰您老人家。”二麻子的口气软如棉花。
“那半夜敲门干啥?你走吧,俺睡觉去了。”金二嫂说着就要关门。
“唉唉唉,”二麻子赶紧拦住说,“这回不是来搜查的,是给您老人家来送买卖的。”他指着梁思成等人说,“他们是北平来的,来测绘木塔的。要驻店,还要在这里多住几天,正好我遇上了,我想这么好的买卖还是送您这儿吧!不领情便罢,还数嘟噜子。”
“哎呀呀,难得你一片好心,我还当是夜猫子又来偷吃荤了。”金二嫂的嘴比刀子还厉害。
二麻子说: “别说气话,客人们还没吃饭呢,赶紧给安顿去,我进去看看淑贞再走!”
金二嫂拦住说:“淑贞住校没回来。”
二麻子腆着脸说: “嗯嗯嗯,我咋把这事儿忘了,改日登门拜访。”
金二嫂望着二麻子的背影骂了一句:“死不在枕头的麻子。”

梁思成他们在金二嫂的小客栈住了下来,老王也没走,大家简单洗漱了一下,马马虎虎吃了几口半冷不热的剩饭,然后,一头栽倒在枕头上,呼呼睡去。
也许是过于疲劳,睡得太死,整整一夜,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喂饱了店里的蚊子、臭虫和跳蚤。
第二天早晨,老王拿了梁思成给的大洋赶着骡子车走了,一个小时后又赶着车返了回来,老王说: “梁先生,银元我带走,骡子和车给你留下,也许将来能配上用场。我在街上遇见个熟人,我当兵去呀,去打那小日本。”
“你老母怎么办?”
“我隔几天在回去看,有你给的钱,眼下还能生活,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的。”
梁思成没想到老王还真的去参军了。他不由得哀叹了一声,自己也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作者介绍

李汉武,山西朔州市应县人。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朔州作协会员,李林研究协会会员,《应县文艺》执行副主编。有诗歌、散文、小说、赋、戏剧等。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网》、《中财论坛》、《中国散文网》《中国赋学网》等网络。部分作品刊登于《中华辞赋》《神州辞赋》《赋都新苑》《三晋赋》《诗文杂志》《李林与英雄文化》《朔州日报》《朔州晚报》《平鲁文艺》《应县文艺》《应县信息》等。获奖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赋》《赵一曼赋》《僧格林沁赋》《菊赋》《应县赋》等。《应县木塔赋》《北楼赋》《应县赋》《应县石柱山赋》《应县木塔风铃赋》等载于《方志山西》。《应县花灯赋》于2018年元宵展示于应县清宁公园。

魏静,大连市中山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声国际微信平台音频听审委员兼金牌主播;文化部中歌考级委员会(朗诵)考级辅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