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中的故乡(散文)
文||石僧
每一次回乡,总是那么纠结,也许是太过眷恋那片乡土的缘故吧。
每当读起唐朝的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孩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总有万千感慨,对于自小离乡的人,总是引起共鸣。我虽然离乡不远,仅有五十多公里之遥,但是一别四十多年,也有千里之隔的伤感。年轻时的乡思,没有那么浓烈,只有淡淡的轻愁。中年以后,也许是人生诸多变故的原因,有时候特别想念老家。老家的山山水水,总是那么灵秀,那么亲切,那么永恒。
还有当年母亲劳作过的田野,还是那个田野。下过雨之后的田野,白茫茫的一片。远处的山,远处的水,有一些朦胧,有一些诗意。
而若干年以后的今天的暮春三月,也有纷纷的雨,也有路上的行人。每一条熟悉的田埂,都是母亲当年曾经走过。母亲终日忙碌的身影,犹然在风中。只是母亲已经走了,走在岁月的尽头。
说再多的乡言乡语,乡恋乡愁,也说不清道不尽。缠绵在心头的惆怅,挥之不去的往事,如影形随。曾经乡人的纯朴,曾经乡人爽朗的笑声,犹然在梦中。归去来兮,归去何处?心无所依,只有空荡荡的老屋,似有所思地矗立在那里。一些曾经的往事,一些曾经的老人,还有母亲曾经的叮咛,都已烟消云散。有时候感觉,回乡也难,不回也难。回去空有旧屋的燕子,不回空有飘泊的游子,只有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凭添伤感。
每年的清明节总是要回去的,去扫墓拜祭已故的先人。虽然没有酒家,没有牧童,但是还有杏花酒。纷繁的尘世,喧嚣的人群,无处不在,而世外的心乡,并非只有桃花源!我一直怀疑,怀疑过老陶的世外桃源。人在俗世,世俗难免。心中的那块净土,早已污浊不堪。
其实,我早就知道了,无论我如何割舍不下这份乡土情怀,我都回不去了,那怕是回去了,也找不到我心灵上的故乡。在寂寞深夜的灯下,写下这些苦楚的文字,聊表寸心的无奈。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总是会老去的,老不去的是家乡的山山水水,那千万重的山水是我梦中的故乡!


作者简介:石僧,本名韦超途,广西贵港市人,以书法文章自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