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长沙,八零后,河北人,现居长沙,文学博士,14岁开始写诗,至今读诗、写诗、译诗二十余年,诗风变迁、诗心不改。诗作散见于《新世纪诗典》《中国先锋诗歌年鉴》《中国诗歌选》《诗中国》等选本及刊物。“潇湘译诗馆”成员,主办“分行分享”公众号。

诗可以
诗不止到语言为止
诗可以超越语言
溢出翻译
超越“不可译”
抵达“无以言表”
你不能摸到月亮
但你可以以手指月
阴阳相隔
一
老人家被嫌弃
没地方去了
最后只好
去了另一个世界
二
幸好
相互思念的亲人
可以在梦里
相聚
三
你是在思念死去的亲人
还是在担心自己的死
或者向往(或者担心)
死后与亲人的再会
四
死可能是每个人的老家
怕死是因为
“近乡情更怯”
不敢向
路上的鬼魂
打听消息
五
不怕没有天堂地狱
只怕和你爱的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
六
死是回不去的故乡: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愚人节四首
1
本质上是个
挺快乐的节日
但却不好祝人家
节日快乐
2
禁止过洋节
我们这里
哪儿有愚人
我们只有智叟
我们没有愚公
3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阴历生日曾撞上过愚人节
QQ邮箱就记住了这个秘密
念念不忘,每年此时
都要给我发封邮件
祝我生日快乐
4
在我们乡下
每个村都有一个
二傻子
茶余饭后
人们以他(她)
来取乐

李逵的桃花诗(原创首发)
面对如此美景
不禁想起军师哥哥
曾写的一首桃花诗
俺还记得一两句
这满山遍野
这春风
吹着我黑旋风
这桃,桃,桃,桃
桃桃桃
这花,花,花,花
花花花
康桥墓园
每到ALDI购物
若想走捷径
则必先横穿墓园
返回时还得再穿一次
浏览碑文,穿越时空
就像穿越了
生死的界线
偶尔还可以
头顶阳光
倚坐墓前的长椅
忽略椅上的鸟屎
闭眼静听鸟鸣
忘掉手里的牛奶面包
甚至,忘掉自己
今天则须绕道而行
尤其,当复活节
遇上清明节
石棺上孤单的黑鸟
显得那么特别
而整个墓园,只剩一个
不知死活的自己
“乌古台措”
给学生讲《雾都孤儿》
里面说到济贫院
饥饿的孤儿
每餐都会用勺子
把碗刮得锃亮如新
根本不需要洗碗
我告诉学生
这一点自己深有体会
小时候在内蒙古
每次喝完“乌古台措”
都要学着当地人
把碗舔得一干二净
写诗?莫害了孩子
诗人刘傲夫建了一个校园诗歌群
我把群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圈友留言说
“写诗?莫害了孩子”
是的,你没猜错
他自己是写抒情诗和古体诗的
而且一写几十年
如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