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父母
文/黄斌生
一周的忙碌,终于有了小憩的机会。由于疫情的影响,已有半个多月没回老家看望父母了。在心中也确实有点愧疚。
今日急忙回家以探为尊。到家时已是傍晚六点多钟了,夕阳西下,余晖未尽,红霞满天。好几条红虹斜撑着天宫,美哟!
近家门时,我急忙叫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此时倦意全消。嘿嘿,年近花甲的我也还能撒娇一回,是福呀!老父老妈都八十有五了,虽然健步,但身兼数病,苍老了许多,看到我们回来,一瞬间,也是精神了许多,象小孩一样朗朗大笑,还一个劲地问长问短,心里还挂念着疫情的状况,并嘱咐我们在外小心出行,佩戴口罩,注意安全,莫惹祸端。我们也象小孩一样连连点头,记住了。
一阵寒喧过后,我们都进了屋里,家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排放有序,虽是农村杂物多,收拾得好还蛮干净,有条有理,凳子桌子,茶杯水壶都干净如新,农具也有专门置放处,吃的用的都分开放着。在窗台右下脚椅子上置放着一袋土鸡蛋,说是留给我们吃的,市里有买但没自家鸡蛋营养,老人家处处想着我们后辈,而我们呢?除了塞点钱之外还有什么可给?唉!真是羞愧难当,在这里只能对父母说一声对不起!心中有爱而无法表达。
时代的不同,我们也没办法留守在老人的身边,都想趁身体硬朗而外出寻点小钱,补贴家用,他们也理解,生活嘛就是如此。在我们后辈的心里,也只能默默地祝福他老人家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哪怕再忙,也常回家看看。
2022年4月6日 于衡阳


编后语: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如微风拂柳,扣人心弦,引起共鸣,是弘扬孝道的深度好文。

作者简介:黄斌生,男,衡阳县樟木乡仁爱村人,衡阳今吾诗社会员。黄曾以优异成绩考人本县第一中学,因家庭经济拮据,辍学务农。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从事搬运、运输。业余自学文化,爱好散文和自由诗,借以直抒心臆,常有作品在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