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文/莫柔
我们常听到别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涵义,我感受颇深。
在2015年3月下旬,令人惊愕的是,我刚到上海十多天时,韩凯便被总公司调至厦门分公司,暂任副经理职务,为时五个多月。因为我已参加工作,所以未能一齐去。我独自面对那座繁华而陌生的大都市,举目无亲,倍感孤独。孤苦、忧闷及惆怅的我,时刻警惕地观察着身边陌生人。仿佛一叶小舟孤单地漂泊于汪洋大海之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所在单位距家步行仅需十分钟。一天傍晚18点30分,我下班后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街上花灯初上,到处灯火辉煌,赏心悦目。让人失意的是,眼前美妙、奇特的美景,也驱散不了内心的落寞和无限遐想。“夜景真美!如果韩凯在家就好了。晚饭后可以陪我出来散步,或者再到醉人的外滩逛逛。”心中想到这些,一股浓烈的孤寂感袭上我心头,不想回家一个人吃饭。便像一只寻食的小蚂蚁,无精打采地找寻我可以用晚餐的地方。一家挂着红色门头招牌的“如家馄饨”店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轻轻推开洁净的玻璃门走进去,找了一个僻静位置坐下来,点了一份韭菜三鲜馅馄饨。静静地坐于乳白色餐桌前等待着。环视一下四周,顾客很多,店内非常整洁。灯光柔和,四面洁白墙壁上贴着绘有各种馄饨图案,镶嵌着玻璃面精致小版画,洁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令人感觉非常舒适、温馨。“小姐,您的馄饨。请慢用。”一位二十一二岁,十分秀气的小妹妹端着馄饨,微笑着说着轻轻放于我面前。
“谢谢您!”我笑着说。
馄饨像极了家乡水饺的样子,皮薄馅多,轻轻咬一口香味可口。我慢慢咀嚼着,突然想念起远在家乡的母亲,心情无比压抑。那份馄饨吃完一半时,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女青年走到我对面坐下来。我敏感地看了她一眼,她上身穿一件乳白色小套装,下身穿黑色长裤,脚蹬棕红色皮鞋,过肩的长发染了微黄色,皮肤白却粗糙,眼睛细长,高鼻梁,嘴唇微厚。她满脸流露出沮丧的神情。那位秀气的小妹端过她点的馄饨放于餐桌上,她立刻低下头吃起来。我迟疑片刻继续用餐,我们谁也未讲话。

“小妹,你吃好了?”过了一会儿,她看到我拿出餐巾纸擦拭嘴角时,连忙站起身看着惊异地问。听她口音,我判断出她也是外地人。
“嗯,姐姐,吃好了。”我差异地凝视着她,不解地笑着说。
“妈呀!我早上出来带的钱不多,吃午饭和到处去找工作时,坐公交车都用完了。小妹,麻烦你先帮我把单买了吧!过几天我还你。”她急切地说。
“我们互不认识,让我帮你买单!?你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不解地看着她,人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让我如此吃惊地想着。
“我身上真没钱了。晚上还不知道到哪里去住啊!?回出租房的公交车也没有了。”她焦急地紧蹙眉头说。
“好,姐姐你别着急,我为你买单吧!”我说着从乳白色挎包里,拿出二十四块钱买完两份单。
“我晚上没地方去啊!你家里几个人住?要不我到你家凑合一晚上吧!?”她满面愁容地说。
“哦!这样呀!?我家里现在我一个人,我老公出差了。”我吃惊地笑着说。
“我怎能轻易带陌生人到家里去住呢?何况我刚来上海不久。可是她一个弱女子身上没带钱,这一夜到哪里去呢?以前,我不是曾得到过很多熟悉或陌生人帮助吗?不是想把互帮互助的精神传承下去吗?不是很喜欢助人为乐吗?眼前这个女子处于困境很可怜,我不能不管呀!让她到家里住一晚上吧!”我脑海强烈地做着思想斗争,最终对她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把她带回家去。

我抛却了对她的疑虑和警惕,和她徜徉于人流如织的街道旁说笑,内心孤寂感顿时烟消云散。我们欣赏着璀璨灯的海洋,雄伟壮观的摩天大厦,富丽堂皇的商场,路边温柔、精致且散发着醉人幽香的紫荆花,这一切构成了梦幻般的不夜城。通过一路聊天我得知她姓贺(以下称贺姐),老家是扬州的,二十七岁,她性格很直爽。处于忌讳过问他人隐私,我并未问及她其他背景。
那天晚上回到家后,我让贺姐冲了热水浴,换上我一条玫红色丝绸睡裙。两个人坐于客厅吃水果,看书、聊天,好不喜悦。我们也许因均身处异地他乡同病相怜,也许因都很真诚,所以越聊越投机,一直聊到深夜。最终怀着满心欢喜进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我与贺姐在小区门口吃完早餐。和她等公交车时塞给她二百块钱。我们互留了微信号和手机号码。“小雅,谢谢你!我找到工作后,空闲时过来找你玩。给,我用不了这么多。”公交车到来时,她临上车激动地含着泪说完,又塞到我手里一百块钱急忙上了车。
“贺姐,我希望你常过来玩!”我笑着大声说。
未想到三天后她打电话给我,说还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劝慰她耐心点慢慢找。又过三天后,我陪她去找到一家很不错的企业,“美颖制衣有限公司。”“小雅,太谢谢你了!”她无比兴奋地搂着我欣喜地说。
“贺姐,你别这么客气呀!我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帮你一下,自己还多了一个朋友呢。”我开心地笑着说。

从此,我和贺姐成为了好朋友。常一起出去游玩,一起聊天、谈心,相互安慰鼓励。她带给我许多欢乐,先前那些孤寂感已荡然无存。她陪我慢慢适应了韩凯不在家的时光,陪我逐渐熟悉了那座陌生的城市我未再孤单。
如今回忆起来,此事让我深切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我想,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放便了自已之事。哪怕微不足道之举,即如赠花人和收花人心灵所拥有的那种温馨。
2022.4.7

作者简介:莫柔,本名冯建华,阳信人。文学爱好者,曾发表多篇短篇小说、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