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文美先生《清明》简析
王楼
清明
胡文美
纷纷泪雨祭先贤,捷报鲜花当纸钱。
暝色风凄愁冷柳,苍山云暗怨寒烟。
望乡台上春秋近,顾影人间尧舜年。
往事追思连远梦,青葱放眼向明天。
近日,以清明为题材的诗词很多,而胡文美先生这首七律,选材、构思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题目虽只有“清明”二字,实则是在祭奠缅怀已逝的德高望重的先人。内容有气氛的渲染,有对先人在天上俯视人间的想象,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纷纷泪雨祭先贤,捷报鲜花当纸钱”,首句写祭先贤的悲痛,先用“纷纷”来修饰“雨”,再用“雨”比喻泪,又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強调心情的悲痛。也许有的人认为,这不真实,甚至说这叫“虚情假意”。这只能说明这种人不懂得什幺叫艺术的真实。艺术不是生活的刻板,而是源于生活却又要高于生活。即使是新闻报道,也要对生话有所取舍和详略处理。这句话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祭奠先贤时内心的痛楚,这就是艺术的真实。正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第二句“捷报”当纸钱,更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祖国建设各条战线的捷报在已逝先贤眼中比“钱”更珍贵,更令其欣慰。这从侧面表现了他们虽不在人世,但还关注祖国的复兴大业。
颔联,“暝色风凄愁冷柳,苍山云暗怨寒烟”,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紧承上联,又是上联的延伸。出句“暝色”写光线昏暗,“风凄”“愁冷柳”都是用拟人手法渲染悲凉的氛围。“愁”句中作使动词,即使冷柳愁。对句再用“云暗”“怨寒烟”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句中“怨”也是使动词,即使寒烟怨。
颈联,“望乡台上春秋近,顾影人间尧舜年”,这一联是作者想象先贤在天上俯视人间的感受。出句写先贤站在望乡台上觉得离人世很近,很亲切。对句说先贤转身看到人间正是太平盛世。尧、舜,都是我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德高望重,把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后有成语“尧日舜年”,即指太平盛世。句中“尧舜年”就是用这个典故。这种近似神话般的离奇的想象,使那些自然主义者感到惊讶,甚至认为是呓语,其实,这才是艺术的真实。比给生活拍照艺术效果要强百倍。
尾联,“往事追思连远梦,青葱放眼向明天”,这一联笔锋一转由天上又回到了人间。上句说追思过去的事那很远很远。这句话是陪衬,下句才是重心。下句说放眼望去山原青葱,我们还是把目光投向未来吧,号召我们展望未来,创造辉煌。这个结尾也出人意料,但却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分析到这儿,这首诗的不同寻常的构思、选材、谋篇布局就一目了然了。可以说胡文美先生是一位善于想象又巧于想象的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