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抗疫中的你我他
文、图/池文史
本轮疫情全国爹地频亮红灯,上海更是吃紧。关键时刻,全国各地医疗队弛援上海,解放军医疗队深夜紧急奔赴上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再次演绎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打破了一个疫情防控神话级的传言一一一上海疫情防控模式!

肆虐的疫情再次雄证,面对自然灾害,病毒细菌等未知领域,人类预防和处置的措施,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换句话说,人类在未知领域,永远是个学生。谁家的应对措施,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记得曾几何时,大家都为上海以往的疫情处置沉着,冷静和有条不紊拍手点赞,感到上海给全国做出了示范。最后还归结为上海与其他地方相比,有医疗资源的独有优势,有顶尖专家的指导优势,有高效运转的治理体系等等。结果这轮疫情,直接吊打以上结论!

由此联想到,现在有种现象,哪个地方出现了疫情,有些人就会根据流调显示,各种指责,报怨,谩骂。甚至一味不加区分区域差异,拿甲地与乙地乱对比。有的指责政府部门防控不到位,致使有个别不自觉的人钻空子,岀现了“漏网之鱼”祸害一方的情况。有的骂患者随性流动带来疫情,扰乱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有的骂管控措施过严过紧,影响了个人工作生活。更有兴风作浪者,相互之间传谣信谣,唯恐天下不乱。加之个别不法商人,心生借难发横财之心,哄抬物价。还有个别群众,不明就理囤货积粮,造成社会面的紧张氛围。对此,现在政府在疫情发生后,都与时间在赛跑,争取第一时间告诉公众以视正听。执法部门,也是见不法行为露头就打,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

有言是,在大灾大难,大事大非面前,既考验为官者的能力素质,公民的个人定力,更是检验一个民族的抗打击力。大家想一想,当你坐在家里对管控措施品头论足,对一些问题r满腹牢骚的时候,有多少人在风雨中、烈日下为你守护安全。有多少人戴月披星,抛家舍子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有多少人不顾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奔走在治疗患者的病房当中。在抗击疫情中,永远需要党政军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才能为取得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奠定基础!

回顾新冠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以来,病毒无情,人有情。在党旗国旗军旗的号召下: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大爱无疆。共产党员履行誓言,初心不改。白衣天使最美逆行,忘我服务。解放军和武警医疗队,更是发挥了稳定嚣,压仓石的作用。全国各条战线上,身处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非工作人员,时刻准备着与病毒共存亡的献身精神,谱写了曲曲时代华章。
当然,在疫情突出处置和日常防范当中,也有个别不作为,懒作为和不会作为的政府和部门,群体和个体。对此,各级态度鲜明,发现一例,查处一起。且快刀斩乱麻式的该调整的调整,该问责的担责,该免职的免职。有问人永远失去了政治生命。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和个别领导干部做法欠妥,难以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本来当地没有疫情,但在防范中层层加码,搞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有的领导干部,怕担责怕问责出台一些既不科学,也不合乎当地疫情形势的土政策,目的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保住自己的乌沙帽,不考虑老百姓一日不劳作,他日无粮炊的忧虑。

总之,在疫情当下的你我他,只有为疫情防控添砖加瓦的份,没有说长道短的理。特别是在理政治官的同时,也要对哪些不听提示,任性流动,还不如实报告行程,自觉采取防范措施造成后果的人;对有些拒不配合疫情防控要求等类人,都应严肃追究法律责任,用重典治乱象,从而教育、引导和培养公民在大灾大难,大事大非面前沉着,冷静,有定力,彰显大囯公民应有的能力和素质。
作者介绍

池文史,笔名骑兵。彬州籍高原军人,现居西宁市。少年时梦想携笔从戎为国站岗,青年时梦想成真步入军旅,中年后履职尽责感悟生活,偶尔忙中偷闲写点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