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老屋 李 勤
今天是清明节,也许是昨晚我们在一起讲到奶奶的缘故,梦里多次回到老家,回到奶奶的老屋。老屋像奶奶,奶奶像老屋,在记忆中它们似乎已变得零碎,但却并不模糊;它们在我心间像似远去,但却又温暖如初。回忆像绵绵的河流涌进我的心头……
奶奶的老屋始盖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一个院子、两间红砖平房和一个小小卫生间组成,无论是设计还是质量在当时都是很不错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小菜园子。房子后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坑。坑里每年都有很深的水。紧挨着房子的河岸上种了十来棵杨树。儿时的我常常坐在小凳子上,借着这一方天空,看白云、看飞鸟……时间的流水冲淡了许多往事,而老屋的碎片却时常走进我的梦中,还有那记忆深刻的奶奶。
春日里,看桃花盛开。奶奶的院子里曾经种过六棵桃树,那几年桃树开花结果,桃子又大又红,还非常甜,那是我今生吃到的最甜的桃子了。天黑后院子里电灯泡被拉亮,我和奶奶坐在桃树下看着满院子粉红的桃子,奶奶脸上洋溢着美滋滋的笑容说:“光看着我就饱了”。那么多的桃子收获后一个也没有卖,而是送给了奶奶的儿女孙子们,还有左邻右舍。
夏日里,睡在奶奶的老屋里白天可以听到房子后面杨树上知了的叫声;夜晚能听到房子后面坑里青蛙的呱呱声。开始我有点害怕,青蛙叫地我睡不着,蒙着头也不行。于是奶奶就睡在我身边,给我摇着蒲扇,讲着故事,我便在奶奶的故事里美美进入梦乡,第二天当我醒来时,奶奶早已做好早餐在等我了……
秋日里,小小菜园该收获了!奶奶家里田里都是一把好手。她是一位闲不住的劳动妇女。奶奶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菜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菜。十几棵大白菜在阳光下,舒展着翠绿的叶子;成畦的葱——封上了沟;棒槌粗的萝卜拖着叶子正在生长;那些小小的可爱的茄子,弯弯的、胖乎乎的,浑身穿着紫袍子,还发出诱人的光泽。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
冬天里堆雪人。一场大雪后,奶奶会带着她的孙子们,在向着门口阴的地方堆起一个大大的雪人,以至于天气暖和了,也化不完。我会拿一个胡萝卜给雪人装上“鼻子”。奶奶找一个废弃的红色塑料小桶给雪人当“帽子”,奶奶同时把她不穿的衣服给雪人穿上。堆雪人的过程中,奶奶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童年生活。四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想起和奶奶一起堆雪人的情景,依稀如昨日。
奶奶的老屋是温馨的港湾。因为学业加重,我去老屋次数少了,后来又因为工作,成家,我回老屋的次数又减少一半。奶奶已经变老,没有了当年的美貌娇容,脸上爬满了皱纹。她看见我便慈祥地、和蔼地说到:“孩子,终于回来啦!想吃什么?我给你做。”“葱油饼”奶奶的烙饼是一绝。现在每每自己做烙饼时,都想起奶奶,奶奶的烙饼让我回味无穷……
1996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任教。回老屋,见奶奶的次数多了一些。只要我休息我都回去看奶奶,给奶奶带她爱吃的。和奶奶在一起聊天的老人对奶奶说:“这闺女,跟你比跟她娘就亲啊!”。奶奶笑了,笑的是那么灿烂……
我的第二个孩子是2003年出生的,那一年奶奶的小儿子因为车祸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啊!还好那几年孩子常常陪伴奶奶,给奶奶带来一些慰藉,奶奶偶尔也帮我带孩子。所以现在孩子每每提到老家的“太太”,都自豪地说:“太太最疼我,把好吃的都留给我”。2009年的秋天,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告诉我奶奶去世了,此刻还在他们医院的病房里。我上了一半的课无法进行下去,眼睛好奇而又呆滞地看着学生,学生惊讶了“老师,怎么啦?”。回过神来我匆忙请假,和姐姐、妹妹一起赶回二院,看着奶奶躺在冰冷的床上,我用手抚摸着还有余温的奶奶的腹部,握着奶奶的手那一刻我潸然泪下,我的心是撕心裂肺的痛,任凭我怎样呼唤,奶奶都听不到了,奶奶永远离开了我。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亲自看到奶奶下葬,也是我们几个孙女一生的遗憾。那年奶奶九十四岁。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我觉得奶奶一直都在我身边,奶奶在天堂里看着我,佑我平安、幸福。作家冯友兰说:“人理智上知道亲爱的人死了就是死人。可是人心情感上,我们希望死人能够复活,希望有个灵魂会继续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然而,苏轼曾云:“人生能得几清明?”
时间在指缝中缓缓流过,我想像龙应台一样,想留住时间,可却永留不住。我真想再看一眼那老屋,因为它充满着我童年的回忆,充满了奶奶的爱。

(20220405 清明节之际缅怀奶奶 李勤13949569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