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六章)
作者:李汉武
演诵:卉茹
本期音乐制作:碧云天
音频策划、指导、监审、导语诵读:魏静
编辑制作:娲儀

木塔缘导语:
翻阅浩瀚历史文献,寻找应县木塔古迹。历经层层艰险,绘测成功凯旋!他就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请听文声国际小说演播团队为您奉献李汉武老师的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六章)!

六
路壕三米多深,积满了水,水面上漂浮着厚厚的一层树叶,路旁有五六棵雾柳,每棵有三四米高,茂密的枝条如同披散着的头发,发黄的叶子在微风中翻飞飘零。
梁思成和刘敦桢,就在车倾斜的那一刻,二人手托车栏,每人一个飞身,从车里跳出,由于没有把握好尺度,都掉进了路边的雾柳丛里。同时,车内的东西滚落在路上。
老王、莫宗江和纪玉堂都以为两位老师掉进了沟壕,一齐跑了过来,看看沟壕里并没有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老王在骡子挣断了夹棒后,从车辕口跌了出去,然后,去追骡子。他两腿打颤,颤抖着声音说:“莫非,莫非……”
莫宗江和纪玉堂已经六神无主,齐声问老王:“老师掉哪里了,还不赶快打捞?”
老王卷起裤腿,沿着沟壕边看了一会儿,返了回来,说:“我看了,没掉进水里。”
“你怎么知道的?”
老王说:“水面没有发现有东西掉进去的迹象,你们看看水面的树叶还是原样。咱们到别处找找。”
“我在这儿,快来扶我。”是梁思成的声音。
“我在这儿,扶扶我。”是刘敦桢的声音。
三人分成两处,纪玉堂和老王奔向刘敦桢这边,莫宗江奔向梁思成那边。

这边,老王和纪玉堂看见刘老师仰面朝天躺着,两条腿卡在粗柳枝根部之间,像被虎头钳子夹住了一般,一下也不能动。二人拨开雾柳条进去,使出浑身力气,把柳枝一根一根折断,这才把老师的两腿解放出来,然后把刘老师扶了出来。
那边,梁思成蜷曲着身子在雾柳丛里,弓着腰抱着大腿,咬着牙,流着汗。莫宗江过来一看,大吃一惊,梁老师的大腿被一根干枯的柳枝花开了一个口子,留着殷红的血,莫宗江背起梁老师走了出来。
幸运的是梁思成和刘敦桢没有伤着筋骨,刘敦桢只是觉得臀部有些疼,梁思成的腿伤也没啥大碍。
一场虚惊过后,众人帮着老王把车拉了上来,重新把骡子套上,把东西搬到车上。

莫宗江说:“老师,我们往回返吧,这路太不平安了,我不敢想象前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纪玉堂也说:“二位老师,我们不能再冒风险了,刚才快要把我吓死了。”
“老刘,你说呢?”梁思成笑着问刘敦桢。
“哈哈。这还用问我,你如果愿意放弃,我没意见。”
“你没意见就行,我们赶紧上车吧!”
刘敦桢对莫宗江和纪玉堂说:“我们又不是不了解老梁,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
莫宗江嘟囔着说:“怕是到了黄河也心不死。”
梁思成在莫宗江的头上轻轻拍了一下,逗笑说:“知我者,宗江也。”
车上,梁思成问老王:“刚才那是什么灌木?”
老王说:“当地人叫雾柳。它长不成树那么粗壮高大,就发枝条。”
“有用吗?”
“用处还不小呢?当地人用那些枝条编筐子、篮子、笸箩、簸箕、篮筐、笊篱。有的人家还用它编席子铺。”老王问,“你的腿没事吧?”
“没事,这点小伤跟插根刺没什么区别。”梁思成说。
“我拉脚也有十几年了,见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大官我也拉过。可我还是头一次看见你们这些北平人不娇气,还不怕吃苦、,不怕疼痛。这事要是遇上那些娇气的,我可完了,至少也得挨一顿毒打。你们倒好,连一句胡话也没说,真是少见的好人,尤其这年份。三年前,我拉着一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外地女人去应县,他说是太原来的。走到半路,下起了蒙蒙细雨,路面打滑,胶泥缠满了车轱辘,溅起的泥点子弄脏了人家的衣服,到了应县人家下车就走,我问她要钱,人家白眼一翻说,不让你赔衣服就不错了,还想要钱。我拦着她不放,这是过来一个穿着警察服装的人,二话没说,把我打了一顿。哎,这世界哪有说理的地方?”
“车翻也不怪你,我们怎么能怨你呢?”梁思成说。
“咋能不怪我?要不是我加那一鞭子,车能翻吗?全怪我,全怪我。”老王自责道,“拉脚钱我就不要了,算我对你们的补偿。”
“老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辛辛苦苦的,我们怎么能让你白跑一趟,你也是为了赶路才着急的,心是好的,对不对?再说,你家还有老母亲等着吃饭呢?”
老王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哽咽着说:“我见过好人,没见过像你们这样好的。好好好,梁先生,全听你的。”
老王突然吆喝住了骡子,指着前面的路说,“你们得下来步走,几天前下了一场小雨,这段路还是湿的,泥泞不堪,车轮粘上胶泥,骡子连空车也拉不上去的。我怕你们再有个啥闪失,辛苦你们步走过这一段。”

大家只好下车,眼前的路段,湿漉漉的,路中央还有几个水洼,路两边是很宽的集满了水的水沟,水沟两边的土地也湿溻溻的。老王让他们沿着路边的土埂慢慢走。
车轮在泥里滚动,不一会儿就缠成了两个大泥坨子,车轮与车栏发出了摩擦声,老王喊喝骡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他们选择了路的北边,这边的土埂稍微高一些,看上去也硬实一些。纪玉堂走在最前面领路,莫宗江走在最后保护着梁、刘二人,纪玉堂尽管十分得小心,可还是没有防住,脚下被稀泥一滑,出溜了一下,身子失去了平衡,向后一趔趄,撞在了紧跟在身后的梁思成身上,梁思成又是一趔趄,踉跄了几下,又撞在后面的刘敦桢身上,莫宗江赶紧去扶刘敦桢,结果两人也出溜了下去,一个连锁反应,四人都跌倒在泥水里。
四人在泥水里滚爬了好一会儿,滚了一身泥泥水水才慢慢爬了起来,简直如像四尊泥菩萨。
已经这样了,原来还有些怕弄脏衣服和鞋,现在顾不得这些了,继续慢慢往前走,他们吸取了刚才摔跤的教训,小心翼翼地一步踏实了,才迈下一步,短短三十几米的路程,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天公却作美,太阳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
老王说:“这是白泥,着雨后就光滑得像冰凌,看上去没啥,脚踩上去就打滑。经常走这泥水路的人也要摔跤,何况你们是第一次。还好,人没事,衣服脏了回去就是一瓢水,没啥,没啥。”
四人又爬上了车,大家望望前面的路,依然还很漫长。

作者介绍

李汉武,山西朔州市应县人。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朔州作协会员,李林研究协会会员,《应县文艺》执行副主编。有诗歌、散文、小说、赋、戏剧等。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网》、《中财论坛》、《中国散文网》《中国赋学网》等网络。部分作品刊登于《中华辞赋》《神州辞赋》《赋都新苑》《三晋赋》《诗文杂志》《李林与英雄文化》《朔州日报》《朔州晚报》《平鲁文艺》《应县文艺》《应县信息》等。获奖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赋》《赵一曼赋》《僧格林沁赋》《菊赋》《应县赋》等。《应县木塔赋》《北楼赋》《应县赋》《应县石柱山赋》《应县木塔风铃赋》等载于《方志山西》。《应县花灯赋》于2018年元宵展示于应县清宁公园。

卉茹:辽宁大连市人,中山朗协会员,真诚以待,真情品读,喜欢用声音诠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