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经历的视听“革命”
胥全迎
“小爱同学,电视剧《人世间》第三十二集。”“好的,现在播放电视剧《人世间》三十二集”这是我与家里客厅65寸电视屏幕的对话。这不,想看的电视剧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来了。除了电视台有着丰富的节目源之外,我还可在22寸显示屏的电脑上网,点击爱奇艺等网站,指定播放什么电影或者电视剧,也十分方便,选择的内容太多了,画面也太炫酷了。每当此时,不禁回想起我所经历的视听“革命”…

六十年代的收音机,七十年代的电视机(我1976年入伍,连队有了电视机),八十年代开始了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由小屏幕到大屏幕的发展阶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则又不满足电视台播什么只能看什么的局面,进入了用放像机看录像带的时代。
我记得1991年春节前,寒冬腊月,乘三弟的客车,去上海买放像机。记得是在南京东路福建路一家电器商店买的日立牌的放像机。当年淮阴市买不到这种稀缺的高档电器,就是上海福建路那家,也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价格不菲,一台2600多元人民币,这在当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为,当时我的月工资也就是一百几十元吧。出于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嫌贵,也咬咬牙也抱了回来。

有了放像机,就四处寻觅录像带看节目。市场上也应运而生了许多录像带租借店,方便了客户。放像机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如婚礼、节庆和游乐等摄像镜头。这种回放电影般的欣赏,给人带来特别的艺术享受。所以,当年有条件的年轻人家庭,基本上都置办了放像机这一电器。

后来,市场上出现了VCD影碟机,我们又进入了碟片时代。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VCD、DVD是他们开启电影之门的第一把钥匙。那时候电视上可以收看的节目很少,大多数人也没有去电影院的习惯,尚且新影片数量也不多,而VCD影碟机则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

在这里,我要多说一句:世界首台VCD影碟机来自中国。VCD是90年代初期流行起来的数字光盘标准,由索尼、松下等厂商共同制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其实是来自于中国一家叫做‘万燕’的安徽企业,他们生产的VCD产品一度在中国市场上达到了100%的占有率。VCD影碟机的价格比较实惠,1000多元人民币就可拿下。所以盛行一时。
紧接着,市场上又有了DVD影碟机,逐步取代了VCD影碟机,画面更清晰。DVD学名叫做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是利用激光技术进行信息转换的一种模式。在网络数字化还没有到来之前,它是当之无愧的影视老大。
VCD影碟机和DVD影碟机都播放光碟,接入电视机显示屏实现观看。光碟体积小,容量大,一时间,光碟产业与市场铺天盖地,中国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VCD影碟机和DVD影碟机生产国,光碟更不要说了。光盘问世后,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很快市场上诞生了新的行业——音像制品业,当年有数以亿计的DVD光盘流入到千家万户。
因为DVD发明出来的初衷是为了记录影像资料,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硬盘储存逐渐流行起来。就算是用DVD记录下了精彩的瞬间,若没有DVD的播放机,精彩也就只能一直呆在记录层里。而硬盘不一样,只要有电脑就可以,而且硬盘还没有光盘的那些容易污染等缺点,尤其是移动硬盘,它们体型小巧、外壳坚固、更重要的是压根不用花大量的精力去维护。

电脑曾经是让人觉得十分神秘又“高大上”的新玩意,现在哪家没有?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将视频数字化,一众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人们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到想看到的电影电视剧,何苦去买DVD呢?所以,在风靡世界二十多年后,光盘也还是没能逃过被时代车轮无情碾压的命运。你现在还能看到VCD或DVD影碟机的影子吗?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应接不暇,眼花缭乱……不过我还是要说:感谢这个信息时代,因为真的很精彩!
我期待着新的视听“革命”的到来!
202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