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泡子,你一听,就知道是个绰号。没错,生活在农村里的人都知道。农村里的人,差不多都有绰号,没绰号的也都有乳名。
在农村里,你要打听一个人,如果问他的真实姓名,还真难打听到,反倒一说绰号或者小名,那就容易多了。
这些绰号、乳名、小名,很多的时候,是会叫到泥堆里后(死了)还会被熟悉他(她)的活人叫的。
农村人的绰号也是千奇百怪的,应有尽有:象狗婆子、猪公子、桑树皮、骚猪婆、蛤蟆精、牛伢几……那真是太多了,也说不出口,反正从祖宗十八代,高矮肥瘦,好吃懒做,贫富贵贱……都有其独特称谓。
飞泡子,就是他说话做事象吹肥皂泡一样“空话”,也更象八百斤的野猪,只一把寡嘴巴厉害。当然他的厉害,也就是象放屁一样的厉害,只会臭气熏天!
飞泡子,自小生长在农村,也没上过几天学。也正如他自己与人扯蛋的时候,常说的“大字不认得,小字麻麻黑。”
由于自小就没有读书,所以那时候很早就随队上的人出去下海(也就是现在的打工)了。没有文化,自然是干粗活。提灰捅,和沙浆,担砖头……干建筑这类活。天天累死累活。
有时候由于天气不好,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的日子也多。干了二、三年,自己也变得聪明了些。依然象个见了世面(闯荡了江湖)的人一样,嘴巴天翻地转,能说得头头是道。
也难怪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
出去“撞”(闯)了几年,见识也开了,别人的高楼大厦,如何布局……,他也能捡而喷之。
俗话说:“蚌壳子三年成精。”他感觉到自己也成了一点精。
六.七十年代,农村里的孩子,没读多少书,那是很普遍的事。 没有读书,早早就得向邻家或者亲戚朋友有手艺的,学门手艺。
总之不管好歹,学门手艺,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
那时候,农村里最常规的手艺就是:学木匠、泥瓦匠、油漆匠、铁匠、学裁缝、学理发、学屠夫,学篾匠……,飞泡子学了刮腻子,又称刮力资。
没几年工夫,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能摇摇晃晃独挡一面了。
常有空的时候,就到队上家家去串门,告诉有谁家有要刮力资的时候,喊他。
那甜言蜜语的承诺:帮的帮点忙,质量搞好点,随喊随到。让人早早地就承诺了:不喊别人,只喊他。
自此,同队的人看在同队人的份上。那家碰上喜事,房子要刮腻子的,就请他去刮力资。
数年的在外刮力资,让他的嘴也磨得圆滑暖心了。虽然谈不上巧舌如簧,但在那时候的农村,人的见识与文化普遍不高的年代,那可以说他说的话是外交灵嘴了。
说一个笑话,那时候农村的人们看见收音机,那是天天问这问那,问这个东西怎么会说话、唱歌,这么小;怎么能装那么多看不见的人……他们不要喝茶,上厕所。
不久,农村架电入户,又来了黑白电视机,人们又争相去看,象看队上放电影一样,走开好远。天天跑到先买了电视机的人家看电视,不管风雨之夜,都挤满了人家的地坪。那时候,有些先买电视机的人家,也象电影院,录相厅,挣过分角。再后来:电话,扩机,BB机,大哥大,大型彩电,轻巧的手机,私家小汽车,坐飞机,乘高铁,自家家门口的红绿灯,高速路,农村一次又一次的新奇喜悦跳跃在自己的生活里。初蒙开懂的男女情性,那些奇怪的问题都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岁月里得到了诠释。
彭意辉简介
彭意辉,男,1970年1月生,湖南益阳人。笔名东剑,又名十豆三。当代诗歌协会理事,巜当代诗坛》杂志社特约编辑,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国际羲之书画院荣誉教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
作品发表于全国多种报刊、网络(百度)。
作品、传略入选《新文人专集》、《大地诗选》、《当代诗家代表作手迹传略宝典》、《世界名人传记》、《中国文艺英才辞典》、《人生智慧宝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诗典》、《世界知名专家.人生感悟录》、《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名家大辞典》、l949一2000《中国书法选集》、《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当代诗人作家通讯博览》、《中华名人申奥献词签名大典》、《2022中华精英诗人诗歌日历》等。
曾荣获“中国诗人”、“中华十大精英诗人”、“世界名人金杯奖”、“中华精英文学奖”等荣誉称号。
电话:15675103027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秀峰西路口金银山派出所斜对面益阳雨曦美容美发用品批发总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