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人们清明祭祖,多为凄凉悲戚。我作小诗一首,意在改改气氛。

竹枝词.接承犁轭再耕耘
文/聂国弼
壬寅年清明
清明季节好时分,万户儿孙谒祖坟。
奉上心香敬贤德,接承犁轭再耕耘。

千古一绝——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和“雪”
文/聂国弼
“长沙” 和“雪”,
一南一北,
共享同一词牌,
神形胜似双生。
一个在一九二五,
横空出世于湖南;
一个于一九三六,
傲然降临在陕北。
地域纵跨数千里,
时间相隔十余载,
二者诗情和画意,
相得益彰更精彩。

“长沙” 畅绘南方秋的秀美,
“雪” 尽展北国冬的雄浑。
当年指点江山风华正茂的青年,
长成阅尽千古英雄的智者。
昔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探索中奋斗,在奋斗中前行;
现今——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满怀自信和豪迈,屹立于时代巨轮的船头。

沁园春的两首词,
一对极佳姊妹篇。
一个在南国呼喊,
一个在雪原回应。
如此珠联璧合,
堪称千古一绝。
2018.05.01
补记: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发表之后,评论家纷至沓来,但在我所看到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书籍中,无只言片语提及此乃前呼后应之姊妹篇,深感惑然。是故作此分行短文,希望成为一块能够引来美玉的小砖头。

作者: 聂国弼,1941年生人,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安陆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陆市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