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久违了这个字眼,今天让我不止一次的想到它。背对着夕阳,我们4点20从滨江公园准时出发。由江北大桥向着二桥,穿过二桥又返回到江北桥头,全程15公里。路被灯连成一个环形,我们就在这个本市最大的圆中向自己进行一次挑战。青春无极限,是的,只有你想 只有你做,相信你就一定行!
在给自己壮行的潜意识中,我不断撒摸路边的出租车。印象问我行不?第一次我说:行!接近二桥第二次问我能坚持不?我说:能坚持 到打车。上了二桥,已无退路。市区的灯渐明渐远,遥望阑珊灯火,那里不止炊烟,还有那活色生香的綷火里红尘一片。那里几时记着牵挂和思念;那里几时系着温暖和爱恋。只是此时,我可以遥望 远观。灵魂出窍般看着自己盲目而盲从的生活着的那片天,和天底下那些许的快乐忧伤和牵绊,终究,我是走不出的,就这样看看也好:天是落日的蓝,笼罩着忽高忽低的楼群,那里的某一扇小窗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包括喜怒哀乐和柴米油盐。有了这些就足够了,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片蓝天这片土地包括这扇小窗,不过是我路过生命的小小驿站,此前和今后它仍会接纳如我一样的生命过客,哪怕匆匆,哪怕孤行。小窗 等在那里, 生命 等在那里。我,此刻的脚步在这个通向终点的圆里 不疾不徐。
二桥的牵引架下,博友清风给我留了一影。背景是高大雄博的桥架,是的,我喜欢那高大,喜欢一切有气势的东西,人尽管被衬托得渺小,那也是自然赋予人的智慧和力量。建筑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明的高度,至少以我个人角度是这么认为,当然,桥是不单单以其长度衡量 的,就如我此刻眼前的二桥的牵引架,它是把整座桥的精神隆架于青天之上,于白云之上,于偶尔振翅而过的翔鹰之上,当然也于我此刻155海拔的目光之上。它擎起丽日青天,擎起岁月风雨,擎起市众瞩目也擎起桥和自己。仅为此,我向桥的设计和建筑者们深深的敬礼。 行至二道牵引架时,高高的架身被涂了一道不完整的浅绿色,印象说,可能是试试颜色效果,阿蒙说可能是实验漆色的抗老化吧。独独这一处的不完整不确定泄露了设计者的不肯定,成为整个建筑的小小的不完满,许是有意?我宁愿相信是这样。因为就我们国人的文化传统理念是满而不全,许是应了这残缺美的意想而达到一种长久美。 直至云雨轮回,直至风华百年。
二桥30分钟,转而向松花江大桥,我已不再去看匆匆行车。也已不打算给自己退路和理由,印象再次询问怎样?徒步博友里只有我是第一次参加,此刻我要退步会影全局 我坚定的挥一挥手,笑笑。灯光把一桥拽得好远,我们在路边补了水,
清风大哥准备了热咖啡。接下来的行程越来越黑,灯火越来越亮。我已由自己的坚持被赞扬而变得豪迈。
回头望望,在松原地图上还不过是个点的圆,我却用意志加时间来画满。这样,在不长不短的3小时里,我把它画回到起点。然后很豪迈的再次挥手:打车!
感谢此行的博友,感谢唯一的女伴小月姐,感谢着生命中独特的3小时,我将在以后的生活中 用意志和友爱画好看不见看得见的每一个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