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治出家之谜新说
文/张正军

欲说清顺治,却要本末倒置先说说唐明皇。唐明皇爱美人,把个杨玉环爱得是死去活來呀!"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安史之乱"逼得唐明皇御驾西逃。途中发生兵变。必须美人江山之间作出决择。唐明皇还是明事理知轻重果断选择了江山社稷,把杨贵妃赐死于马嵬坡。

再看看清福临,大清进关入主中原的笫一位皇上顺治。在美女与江山两者选一时,他却毫不犹豫地选者了美女。顺治的宠妃董鄂妃死后,他始终不能自拔于痴迷热恋中,无法临朝理政。把个大好江山社禝交给了年仅八岁的儿子玄烨(康熙)治理。他自己毅然决然,晨钟暮鼓,青灯古卷,遁入空门,终了一生。去山西五台山镇海寺当了和尚法号醒迟。清正史当然不愿给历史留下笑柄坚决否定此说。那么就给野史留有大大空间,众说纷纭,朴朔迷离:死于天花说,孝庄太后大义灭亲说等等不一而足。所以顺治归宿成为干古谜案。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顺治出家为僧之事又有了新说法。河南民权县境內有个白雲禅寺。民权县志负责人在白云寺内偶然发现一幅古画像,残破不堪,为保留古迹史料这位同志用傻瓜相机把它拍了下來,带回细观慎研,有重大惊奇发现。这绝不是一幅普普通通画像。这应该就是顺治出家为僧的画像。这个画像上的两个独特处足可证明此像正是顺治。独特一:这人坐的是一张龙椅,靠背上端有清楚龙头雕刻。独特之二:此人脚上穿的不是僧履而是朝靴。普通人,僧人谁敢坐龙椅穿朝靴?这龙椅朝靴历來属皇家御用。普通人若用了那叫"僭越"是要杀头甚至灭族的。那么问题又來了。当初顺治出家不是去了山西五台山吗?这怎么在河南发现了他的画像?

原來明末一位大将为了抵御李自成的起义军掘开了黄河滔滔河水把方圆数百里变成了泽国,中原四大名寺的白云禅寺亦不能幸免,被彻底淹没。为重建古寺特派多位有德名僧不远迢迢千里请來了五台山著名有德有道高僧佛定前來做主持。醒迟(即顺治)长老因与佛定是密友,形影相随,寸步不离。所以他也同佛定來到了河南白云寺。

还有一条可证明顺治确在白云寺中。那就是康熙三访(历史上说是一访)白云寺之说。白云寺虽名气不小,但亦不足让康熙亲访。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來此寻父皇顺治。康熙除给白云寺大量赏赐之外还曾御笔提了四个大字:"赏當堂常。"后來成了镇寺之宝,这四字现依然完好存于此寺内。
顺治帝出家于五台山后常住白云寺还只是稗官野史传得沸沸扬扬而已,但正统史家教科书类四十來年却始终静静默默,没有明确肯定说法。那么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这顺治出家之谜仍是疑而未解之悬案!老朽仅凭一知半解就扑风捉影人云亦云胡说乱侃一番实属不妥也。在此某敬请诸文友批评斧正。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简介】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学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书语。一位行走在正义与文字间的文明使者。闲暇之余愿用声音给生活一抹艳丽,给别人一份愉悦,给自己一丝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