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被股市撞了腰
作者∶严小平
下岗了,开了两年的出租车;后因两次未遂的事故,只好把车卖了。汽车梦的破灭,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但也只好无奈接受。只是接下来怎么办呢?这时,我想到了炒股。 下岗前的1996年底,我曾有过一次成功的炒股经历。那时,岳阳本地股“正虹饲料”要上市配售,我认定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机会。于是,我不顾家人的反对,筹措了7万多元,申请配售了一万股“正虹饲料”,每股价格为7.06元。当时,由于广东的资金蜂拥跟进,最终仅配了530多股。1997年3月18日,“正虹饲料”股票上市,开盘就大涨,我哪里见过这样赚钱的世面,慌不择路地跑向营业厅,把股抛了。算了一下帐,除开成本,赚了7千多元。这7千多元的收入是什么概念呢?几乎相当于我当时两年的工资。
那次炒股经历,取得了妻的信任,也增强了我的自信。想到这里,我眼前一亮,决定今后炒股。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我花一部分钱在建设路临街处买了一个小门面,作为生活的“沁水塅”;剩下的钱全部投入股市。

一、初始的风光
炒股的热情像火一样地燃烧。我刻苦学习K线图、KDJ、MACD、布林线等几十种技术指标。为了让自己“厚实”一点,多点掘金的本事,我甚至连枯燥的经济类的书,也读得乐此不疲。比如,我读过国发院研究所陈淮的许多著作,从他的著作中了解到“资产证券化”的未来趋势,以及其他比较前瞻性的经济学观点……一时间,下岗工人临阵磨枪,华丽转身,在证券公司进进出出,仿佛成了炒股的半个“经济学家”。
那时互联网不发达,炒股必须到营业部大厅去看盘交易。我申请配售的“正虹饲料”股票,就是在云梦路年丰巷路口旁边的湖南证券公司交易的。2001年4月湖南证券公司更名为泰阳证券,营业大厅移至现在步行街的“一百”楼上。

“正虹饲料”股票在这栋楼上抛出。
2001年底,我碰到了厂里的同事刘伟。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他摇身一变成了湘财证券做期货的专业人士。那天,他向我推荐了600882“山东农药”,这是我第一次接受所谓的内幕消息。买入后不久,“山东农药”涨势拔地而起,成了当时的明星股,一时间股市里传言,什么时候“喝农药”都不迟。这支股票我又赚了几千元。想到股市里的钱这么好赚,再想起开出租车担惊受怕的日子,顿时感觉眼前云开日出,前途一片光明。当晚,我与妻买了一箱植物油,气喘吁吁地背到7楼刘家表示感谢。

一天,刘伟邀我到湘财证券去玩,这大概率是湘财证券争夺客户资源的营销策略。那次,岳阳证券业炙手可热的人物,湘财证券的总经理杨庆军接待了我。那天见了杨总,心里美滋滋的,我好像找到了炒股的依靠。不久,我不仅自己从泰阳证券转户,还动员了许多朋友一起转户到了湘财证券;当时泰阳证券的何经理,对此却也无可奈何。
后来,我在湘财证券炒股,杨总给了我很高的礼遇。他不仅送了我一张镀金生肖贺卡和一本第三套人民币;还将我的交易佣金下调了百分之0.5,还送我一个炒股席位。杨总对我真好,经常关照我。有一次,什么节都不是,他竟送了我一箱兰花萝卜。


我们的炒股室共设三个席位,称为中户室,凭证进入。中午休市时,湘财证券还给我们每人提供由“顶呱呱”配送的三菜一汤的午餐。我们每次从专用室进出,散户都投来羡慕的目光。从此,除了休市,我每天上午八点多,风雨无阻地从家里出发,步行约50分钟到五里牌三辉大厦湘财证券营业部炒股。由于每天步行约两个小时,促进了气血通畅,我多年的鼻塞毛病,竟然不治自愈了,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当年湘财证券营业部设三辉大厦

同室的杨嗲,他退休前是市工商银行的总会计师。他是一个极其和蔼可亲的老人,当时约七十多岁。杨嗲奉行价值投资,不买st股。后来得知,杨嗲的女婿苗某在市公安局工作。苗某是高我两届的二中同学,我曾与他在二中宣传队有过短暂的接触。杨嗲对我特别好,他曾邀请我去他家玩。湘财证券后来停止提供中餐,杨嗲还跟人打招呼,让我在市工行内部食堂就餐。近段时间,我打电话给工行退休的张立新同学,得知了杨嗲多年前巳离世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杨嗲,当初的小严在此给您鞠一躬。
同室的另一个人是四中的邓碧如老师。邓老师约莫比我小三四岁,也是特别和善的人。她对我也很好,她曾两次在五里牌的“新王朝”餐馆请我吃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后来多次打听邓老师的消息,都不知详情,她可能定居北京了。

二、消失的股评家
那时,湘财证券的投资分析师是邱玉强。他经常在股市收市后作分析评论;他的评论比较客观,不渲不染,我与他有过零星的接触。
当初,对股民影响最大的是“东方趋势”的股市评论家赵笑云。我把他奉若神明,常在家人面前鼓噪。赵笑云推荐的股票常常高开,接着第二天就放量滞涨或反手做空;大量的散户当天追高买入,结果可想而知。他曾信誓旦旦以八大题材为由,大力推荐过600221“海南航空”,我买入后便吃了大亏。后来他又连篇累牍地推荐600103“青山纸业”,名噪一时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赵笑云当时的杰作。那次我没上当,全国各地的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后引发了集体诉讼。赵笑云后来被证监会处罚,从此消失在股民的视野。
二楼的散户大厅,有一个瘦高个的中年人,大家称他为股评家。每次邱玉强一讲完,他就开始登场。瘦高个常穿一套毕挺的西装,但我知道,那西装是旧货市场淘来的。他的声线尖细且带一点唦哑,辩识度很高,一听就能记住。
瘦高个在散户大厅分析股票,口若悬河,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他讲到激动处,常伸着脖子缓气。听他讲股票的人都是一些大妈;有大妈还把他讲的用纸片记下来,可见他的煽动性。有一次收市后,我和杨嗲、邓老师经过二楼驻足听了一会,只听杨嗲用湖北洪湖那边的口音,小声咕噜了一句“吹牛皮”!随后问瘦高个,“你究竟赚钱了么?”瘦高个一怔,竟眼神躲闪,支支吾吾,一时语塞。有一次,我也问他炒股到底亏了还是赚了?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脸茫然地说,他买的某某股票,在低位盘整了很久,技术指标严重钝化,以为跌无可跌,竟然破位不行,挖坑又跌。
再不久,瘦高个这个“股评家”像风一样也消失了。
后来,我常在经编厂的门口碰见瘦高个;只见他脱了西装,穿了一身老旧的工作服,精神不振,一看就很潦倒的样子。真是“冤家”路窄,我们见面都觉得尴尬,互相点了一下头,然后赶紧擦身而过,这是后话。

三、股市滑铁卢
初期炒股,专炒ST股票,,还是赚了一点钱。这是因为上市公司没有退市机制,壳资源宝贵,常常出现乌鸡变凤凰的神话,所以多数股民乐于在ST股票中追涨杀跌。后来,股市有了退市机制,炒ST股就不灵了,大多数的时候,股票被庄家套得牢牢的,抛又舍不得,眼见原来赚的一点钱,慢慢地被蚕食,到了2002年,风云突变,我开始亏损。

2002年以后,我在股市中的表现,就像中国足球队大比分落后,丝亳看不到希望。等待股票解套的日子,是一个漫长而又焦躁不安的过程。这期间,我终于知道了股市的凶险。我在百无聊赖的时候看书读报,并随机写下了大量的炒股感受;这些感受与古古工作室的漫画插图拼贴在一起,被剪辑成一张张卡片,距今已有19年的时间。部分卡片,这次作了本文的插图;它就像我炒股经历的一块伤疤,紧紧贴在我的心里隐隐作痛。
2002年初,我大量买入000003ST金田,期待它重组翻身,谁知这只乌鸡不但没有变成凤凰,反而成了一只死鸡。2002年5月28月,深交所宣告不受理ST金田恢复上市申请,消息公布后,这只股票天天巨量封于跌停,成交稀少,持股人无法及时止损。到了2003年9月2日,我持有的这只股票,才通过非上市公司股票转让系统不计成本抛出。

股市是一个云谲波诡地方,散户一万个问题不懂,就是一万个陷阱。我当初下岗病急乱投医,不合时宜的炒股,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政府要利用股市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关心的是股市的融资功能;机构则关心的是散户的钱袋。所谓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是一个愚人节的笑话。建立一个规范的股票市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如果没有特别的技艺,且又不能战胜人性的弱点,一般人最好不要参与。
PT金田股票的一战,成了我炒股的滑铁卢。我如梦方醒,只能跟股市说再见了。
出了证券公司的大门,感觉人生对我来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言的艰难。那天,我愧疚得无法面对家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来到楼顶的天台,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星,一时间,觉得它们都是那么地暗淡。开出租车不行,炒股也不行;我的路在哪里呢?初秋的夜,竟觉得有一丝清凉。我反复思考了很久,已是别无选择,只有收拾起失落的心情再出发……
自我简介:
严小平,1958年生。普通退休工人,喜欢阅读,退休前一直稳居社会底层;退休后机缘巧合,“官运”亨通,升任“巴陵老街”公众号“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