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行业
文/王恒昌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有一道历史悠久的风景线
那就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
常常有走街串巷的服务行业出现
劁猪的边走边吆喝
耍猴的敲着锣鼓 围成一个圈
旧套子换革百的摇个卜郎鼓(注1)
狗皮羊皮换鞭梢儿的沿街叫喊(注2)
拘盆扒碗扒大缸的游走四方
剃头的在集市上挑着个担
卖桃花粉雪花膏的满街转
打铁和铸犁铧的就地摆摊
捏面人吹糖人的招儿童喜欢
磨剪子戕菜刀的扛着条板凳串
耍八戏的不亚于正规的杂技团
周窝旦吼儿的比唱大戏还挣钱(注3)
很奇怪 干这行业的人
现在都去了哪里?
城里看不到他们的踪影
乡村听不到他们的吆喊
我想了半月二十天
终于悟出其中道理和新的发现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
世界的变化地复天翻
不少旧的行业消失了
很多新的职业不断出现
现在户里很少养猪
劁猪的只到养猪场里打探
猴子和其它动物
都去了人民公园
没有手工做鞋 革百卖给谁?
汽车运输 机器耕作
不用牲口了 当然不用鞭
一天的工价能买几十套盆碗
摔坏了去拘去扒实在不合算
不用耠子耕地当然不用铸犁铧
理发烫染都是去到理发馆
剪子菜刀现在都是自己磨
买化妆品和服装都是去到超市商店
耍八戏的都去了吴桥杂技团
捏面人吹糖人 周窝旦吼儿
可算是文化遗产如果失传了很有些遗憾
社会飞速地向前发展
推陈出新 很是自然
中华文明几千年
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成千上万
有的要继承 都是些精华经典
有的过时了 淘汰失去也不留恋
一切为了进步 一切为了发展
愿贫穷和愚昧落后永远失去
让富强和智慧上进永远涌现!
注:1革百,破布废棉磨碎做成的厚纸,做鞋底用。
2鞭梢儿,鞭穗的末端,皮做的。
3 周窝旦吼儿,木偶戏。吹拉弹唱和操作就一个人。
敬告读者:本篇涉及古称呼,方言土语较多,可能有不少错别字。恳请老师们见谅并指正。
2022,4,1日。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