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从四月一号开始进入隔离酒店进行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每天持续更新每日所见所闻,反映江南疫情下的小城被隔离者和服务者的心路历程。

抗疫日记(4月2日,多云,16/4度)
3.47分,突然想起敲门声。揉下眼抓紧洗脸刷牙。医护让穿好防护服,不知道这么早起来会不会冷。就穿个棉毛衣。医护说,一起到楼下做引流。
天依然黑黢黢的。酒店边门零时开的口子,一排医护人员在做核酸。透过防护镜向外看,黑压压的一堆人。排着队,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戴着严密的口罩,在昏暗的灯光下不停地扭动身体。看得出天气还是比较冷的。也感觉到他们的无奈和焦躁。
人流缓慢移动,出示身份证,手机扫微信。。。有条不紊的流动。当他们把所有程序走完,便会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房号。我们便会轮流带着他们乘坐电梯到相应的楼层,相应的房间。告知他们所有的注意事项。
此次隔离人员来自容城的兄弟县市。主要人员都是一所学校的初一年级学生和家长。从他们的片言只语中感觉到对疫情的无奈和焦灼。有家长陪同的孩子相对情绪较稳定些。我引领的过程中有几个孩子低着头,一个人背着书包。默默地按指引路线行走。进门关门的一霎那。总会说一句,谢谢叔叔。而此时,难免会让我心头一酸。都是孩子呀,也许,他们的父母正在异乡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却因为一场疫情,被连夜送到另一个小城隔离。他们又是何等的焦急和无奈呢?

7.20分左右,所有的引流工作完成。脱去防护服。回到房间,想着:会不会他们刚到,没有早餐要送呢?一杯水刚倒好,我们的早餐来了,扒拉几口。群消息通知准备送早餐。7.50分换好防护服,抓紧送早饭。知道这些隔离者是昨晚十点多集合奔我们这隔离点而来的。就想着尽快送到他们房间。
隔离的楼道里铺满了油毡纸或地毯。经过不停地碾踏,皱巴巴的。推车堆着一车饭,很是费力。
从七楼开始,我们四个人不停地来回运饭(小夏在隔离里面把饭放在餐车上),敲门,告知早餐来了。
面对被隔离人员的一些要求,我们都明确告知相应的渠道。
9.35分左右。早餐终于送完。闷热的防护服脱下,身上冒着热气。“七部洗手”是必然的程序。十来分钟的时间,就脱完了(也要庆幸自已的未卜先知,昨晚拿了一套干净的在房间练了几次)。赶紧回房休息,知道很快就会送午餐。10.50左右,咚咚咚的敲门声想起。通知送午饭,(我们服务人员的饭没有吃)而此时,正在迷糊中。重复所有的程序,忙忙碌碌中,一个人放餐,四个人从七楼,开始送饭,一直延续十七楼。
时间慢慢流走,汗水湿透内衣。(其实就一身内衣棉毛衫裤。)12.28分终于把最后一盒饭送到隔离人员门口。(此前已经有被隔离人员在微信大群呼唤饭菜没到了)回到房间,工作人员的饭菜还没有到齐,12.58分,我们的饭菜终于来了。饥饿的感觉,瞬间被饭菜香打消。菜肴是丰盛的,有白切鸡,红焖大虾,千叶豆腐,炒青菜,水果,牛奶,汤。摸出从家带来的一瓶酒,和老巫一人喝一两左右。。。
诗云:天地乾坤人自在,花飞花落在阳台。
苦中无乐何须怕,淡酒斟杯入梦来。
瘫在床上眯着眼。两点时候,酒店的人资小茹来通知说,从六楼搬到二十九楼。收拾一下行李,从内部通道上到二十九楼。
推开窗,外面阳光明媚。把带来的衣物晾在窗台上,让它们也享受这疫情里阳光的温暖。期待着这美好阳光驱散疫情的困扰。。。
暖暖的,渐入梦乡。。。
(每日夜里持续更新前一天防疫所闻。。。。)
(此为三号晚补写)
2022.4.2

李卫明,网名那年那月,原籍江苏沭阳,现定居江苏句容,职业厨师。作品散见各类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喜现代诗,格律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