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思 文 徐元鸿
梁上燕子衔泥归,
春风慢摇柳枝翠。
又是一年芳草绿,
山间坟头蝶纷飞。
对生命的敬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刻过。疫情下,风风雨雨的生活,犹如一把无形的刻刀,源源不断地刻出爱的塑像,然后,持续而寂静地,引领我参透生活的本质,参透那些时光深处关于对父亲母亲的挂念。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谢疫情让我懂得亲情的可贵,感谢每年清明的日子,让我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用最真挚的赤子之心来守护我们的亲情。
在外奔波闯荡的日子里,清明回家变成了一件最具仪式感的事情。从漂泊的状态到走进故土。回家的美好大概就在于,我们可以在那几天,告别委屈沮丧,丢下烦恼束缚。和亲戚邻里寒暄,和老友酣畅,和父母兄妹聊聊生活近况。
过去,我们没有网络,我们与家人朝夕相处。即使远隔千里,我们也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浓乡愁。我们车马劳顿,通过书信来往,动手洗衣服做饭洗碗,尽管劳累,但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无论走多远,我们也不会忘记自己从哪来。
全球疫情大爆发,让人有一种在灾难片里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人说,这场病毒不会因你贫穷或富有,身居高位或处社会底层而因人而异,防御不当,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无论你多么的佛系,生命面前,也不得不让人深思:亲情,爱情,友情,有多久,我们没有好好去反思和感悟!
生命如此脆弱,亲情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面对困难的底气!
疫情中,患难的夫妻比比皆是,丈夫染病,妻子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陪伴在病床前,这是爱的力量,让人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护对方周全。爱情是不计回报的给予,但不是因为“你爱我”,便可以毫无顾忌。有多少夫妻,白手起家,终于等到苦尽甘来,却换来对方无情的背叛,有难同当,有乐却不能同享。唏嘘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思考,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不妨停下脚步,回头想想一路走来,一路上,那个始终陪伴我们荣辱与共、苦乐共享的爱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因为花开花落几许,缘来缘去,留下来的只有你!我们不能控制命运的多舛,不能掌控生命的长短,灾难来临,我们除了接受、应对,毫无他法,但身边的人,我们却可以去保护,去爱惜,去珍重。亲情、爱情、友情,是人生最容易得到,也最难掌控的财富,即便你不名一文,它们也会永远伴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