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儿子在一线
陈建美
两个孩子都在上海工作。我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QQ浏览器,看看上海的疫情最新变化。尽管晚上十二点关机,间隔只有五六个小时,但还是不自觉的希望,它会给我带来惊喜。
我为上海祈祷,希望疫情早一点结束。
在上海303业主群里,我看到三张穿防护服的照片。照片拍的是背影,我想,如今全国疫情吃紧,这样的场景,无处不在,也便习以为常了。结果,老公猛地从客厅跑到卧室喊,你看,从后影判断,越看越像咱儿子。听了他的话,我再拿起手机细看,身高,后影,迈步的姿势,别说,没准真是我儿子。
我把照片发到一家亲群里,想得到证实,结果群里没一人答话。
前段时间去上海,看到我们沂蒙老乡成立的“上海沂蒙老乡志愿者群”,里面不下四百人。这事说来话长,因为疫情,儿子工作性质使然,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眼看着再有十多天,又到新年了。思儿心切,我不顾老公的反对,带了事先偷偷准备好的两大包家乡特产,乘车去上海陪儿子过年。途中,因为晕车,我吐了旁边座位上的小伙子一身。当时我吓坏了,胆怯地低着头不敢吱声。出我意料的是,小伙子递给我一个塑料袋,一把餐巾纸。然后他摘下围巾,自己擦拭衣服上的呕吐物。他说,你晕车不能坐后面的。一听话音,我顿时流泪了。那是我最熟悉的乡音。我想说声谢谢,但不敢转脸,因为口罩吐脏了,被我扔进了塑料袋。小伙子二话没说,站起身在行李架的背包里,取出一只口罩给我。疫情期间,不戴口罩寸步难行,这小小的口罩,帮我解决了大问题。就是在那次的偶遇中,我发现小伙子的手机屏保,是他穿着橘色工作服做志愿者的照片。聊天中,我得知他在上海打拼多年了,由于两年来的疫情,他的餐饮店已入不敷出。为疫情早点结束,他建了个志愿者群,把在上海工作的沂蒙老乡组织起来,统一橘色服装,哪里有需要,他会在群里统一安排人去支援。他说沂蒙人在上海,分是点点星,聚是一团火。
我是外地人,到达上海后,必须履行报备手续。第二天一大早,居委会的人就找上门对我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来的是位大姐,当她听到我的口音后,热情地说,你是山东人! 我说是的,山东临沂人。她说,老区来的,晓得晓得。说山东人好,善良,仗义,她听过很多战争年代沂蒙人的英雄故事,她挺感激老区人为上海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做出的贡献。志愿者的橘色工装,像极了山东人豪爽的性格
我耳根子软,是个喜欢听好话的人。听到大姐的赞誉,回想起在车上遇到的小老乡。身为沂蒙人,之前总觉得自己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到大上海,总有一种自卑感。此时,我站在了上海人的目光高地,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
我担心儿子处在危险的人群中,是作为母亲的天性。但孩子们瞒着我,分明是低估了我身为孔孟之乡的沂蒙人的觉悟。
情况最终得到证实,是源于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报道:总队政治处民警郇天文自全市开展“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筛查以来,便一直坚守在社区防疫的第一线。分发检测试剂、入户抗原筛查、检测秩序维护、防疫政策宣传、配送物资保障、便民志愿服务……他的身影每天出现在小区的角角落落。

接到动员令后,郇天文顾不上连日来的疲惫,第一时间便选择报名。4月2日凌晨5时,天刚蒙蒙亮,郇天文便早早爬起床收拾行囊前往集中隔离收治点,场馆内人员量比想象中要多,大家的精神并不轻松。郇天文的任务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中午12点,期间要做好内部巡逻防控、秩序维护、警务处置等工作。
郇天文从踏入隔离收治点的那一刻起,就是为解决问题去的,他必须克服艰苦条件,在患者间来回穿梭协调处理配药,饮水、餐食等等各种琐碎的需求和问题,解决患者的急难愁盼和后顾之忧。同时,还要协助医护人员统计人员情况、传送药品、搬运重物。从清晨6时上岗,郇天文直到当天下午才吃上了当日的第一口饭……。
看着这些介绍儿子的文字,我的泪水渐渐模糊了视线。我心疼儿子,一如普天之下所有的母亲,但同时我又感到了欣慰,因为我的儿子已经是真正的男子汉了!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
陈建美,山东临沂人,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沂蒙晚报》《邯郸文化》《金山》《小小说出版》《百花园》《小小说大世界》等报刊,小小说《无法挽回》入选《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父亲》《圣诞夜》入选《2017中国年度作品》《魏叔》入选《2018中国年度小小说》《捉鼠记》入选《2019年中国小小说精选》获2019年《临沭县钻石文艺奖》2020年“仰韶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优秀奖、2021年《临沭县钻石文艺奖》文学类一等奖。

编辑简介:王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东方散文》《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临沭文学》《山花》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