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清明的隐喻
文/严正华
清明又至,心系感恩 。融于春光,沐于细雨,轻风梳于我每一缕情丝。每每此时此刻,静默故人的坟前,和耸立的墓碑相视,挥却世俗风尘的落埃和杂草,是他们的灵魂,我们只有朝拜和虔诚,才能释放一些负重,减轻一些罪恶。
现代人蜗居在喧嚣的世间 ,寄蜉蝣之躯于滚滚红尘,当我们人类失去了童年的原野,远离了田园牧歌,疏离了先人故土,如同走兽混迹于繁华喧闹的人世间。倘若我们失却了根脉,我们就真的不识来路和去路了。任时空流转,几千年前,人们可以鸿雁传书,心存美好期待;而今天,我们这些能穿越千山万水的地球人,在虚拟纷乱的世界里,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却难以安放一颗躁动的心。廖廓的天地间,生存于角逐的“动物世界”,心灵却失去灵性的直觉,变得干瘪无趣了。
每一个夜晚,辗转反侧煎熬的现代人,乡愁却成为这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我们都是从遥远的故土走来,用光鲜的外壳包裹着一颗挚心,为了生计或迁徙或奔波,我们谁又不是游子呢?为赚钱养家,为了子女融入未来,我们须努力打拼:苦,扛着;累,痛快。魂牵梦萦的故土,那份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定格在艰难的岁月里:和父辈一同挑肩磨担,和兄弟同一锅里搅勺,一家人为了收成苦乐共担。弟兄们或上学或背铺盖外出,那行囊里干瘪的锅盔还有羞涩的盘缠。离乡时的辛酸,无不成为一生珍贵的记忆。
如今,我们流落异地,看不见山,望不见水,叩击心房的唯有乡愁。常常怀念父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在蔡家山开荒种地的艰苦岁月,现在的山珍海味,怎么也没有我们收获的红薯和芊头那样香甜:现在堆积如山的玩具,丝毫淡忘不了我们怀念儿时自制弹弓、纸飞机,爬树掏鸟窝、摘桃李的快乐情形……如今我们从山地农耕走向现代文明的新时代。饱食终日却永无宁日的权衡利弊得失,我们活得太累太现实了,心里始终空落落的,总觉得倦怠乏味无奈。想起来,大人孩子和牛羊在田野撒欢的劲又去哪儿了?我们总是在计较付出后的报偿,觉得不知足不快乐了!其实,人的身心应属于故乡,属于丰沃抑或贫瘠的土地。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这就是我们的本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那些质朴原始勤劳聪慧的乡亲,这也许成为今天中国人农耕文明的集体意识。一曲琴瑟和鸣,悠长迷醉的《雁南飞》,那大提琴的浑厚深沉、掩抑低沉和小提琴的灵动自由、柔和恬美呼应融合,无不令人神思飞扬,情感起伏激荡。听一曲《雁南飞》,让迷乱轻浮的心沉静安逸。让你的回忆你的思念你的迷茫都有了方向和归属。倘若我们走不出自己精神围城的时候,听着《雁南飞》,或许让我们神思会飞跃千山万水,再做一个恬静的美梦,听着亲人们唤乳名的亲切声音。如此在梦中积蓄力量,为了明天,准备新的战斗。行走在自己的设定的世界,寂然的心中自有一份澹泊娴雅。
这个繁华的世界,霓虹闪烁,迷醉的双眼时常辨不清方向,也忘记了我是谁?纷乱的棋局酒场,迷失的永远是膨胀的自己。虚伪的迎合,凝固的陪笑,虚情的交际……那些被现代意识充斥着的头脑,粉饰的颜面甚或整了容的假我,怎能经得起生活的磨砺和人世的风吹浪打。人生俯仰一世,这世间没有永恒,流水落花,能够持守一生一世的唯有亲情。人生欲念太强,人的烦恼愈多。人生是不断求缺的过程,在得失平衡中才能直立人间。繁华世间,除却拼命的追求感官刺激之外,还能给心灵留些什么?
所以,当人以自己的功利心看人悦己,总是在与别比位置高低和价值大小,越是张扬越易随风而散。人生有三次蜕变:物质生活,精神归属,灵魂皈依。如果我们只仅徘徊在物质生活层面,那我们也只是人生低级的生存状态。单调重复忙碌快活,然而,碌碌之后,你还想要什么?仅是物质享受中安乐吗?人,一生都在与人攀比、在社会打拼中消磨生命:位置、票子、人脉、面子……其实啊,这些都不重要。 那些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人。他们人淡如菊,宁静自足中自有一份心灵的安宁。看那些迎来送往的名利场,自觉高人,然而风浪一时起,鱼儿自浮沉,一切皆浮云。

其实啊,人间一切都是戏,有人是主角,有人是配角,多数人是观众,曲终人散余音绕梁的终归是极品。一路奔忙,人都在与命争,贝多芬让我们扼住命运咽喉,细细一想:安命也好,造命也罢,全取决于你的德行和能力。如此说来,人活于世,守住真心才不乱了方寸,走好脚下的路又不至于迷失方向,乐天安命亦或发愤造命都由自己抉择。总之,无论我们处于人生何种阶段,只要不寡情薄义,不伤天害理,秉承仁爱智慧之心,方可全身避祸。弘毅推仁扬善,却是任重而道远。
有人说,清明时节,其实是教我们做人。做一个清洁、清廉、清净,清白之人,做一个明事、明礼、明法,明白之人。做一个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
也有人说,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的确如此,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种精神。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作者简介】
严正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信江韵微诗社成员。作品多发表在《散文百家》《神州》《鸭绿江》《青海湖》《参花》《青年文学家》等刊物以及报刊副刊。荣获2019年中国诗歌网诗歌大赛优秀诗人奖,出版诗集《燃烧的泪珠》。诗观,热情讴歌新时代,歌颂美好的生活,做一个有诗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