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简介:
张德仁:2021年4月刋《人民日报》[红色人物网]丶中社科院人文研究员、全国书香之家、全省最美老干部党员志愿者、市(区)优秀党员、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市党风廉政行风监督员、市特邀建议人、市首届好人、市十大最美家乡人、市十大最美网民等。


清明节网信祭奠缅怀 革命英烈蔡云翔祀文
文/张 德 仁

岁岁清明,卷卷感念。在壬寅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忆往年,在这个日子里,相继有驻牡空军部队、社会团体、院校师生及一些市民等,以敬崇的心纷纷聚集到人民空军先驱、革命英烈蔡云朔的墓前,肃穆、瞻仰,深深地祭奠缅怀蔡云翔的生平事迹,满怀深情地追思蔡云翔传奇而动人的英魂。
当今,面对全世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变异的奥密克戎病毒,隐匿性强,传播快的特点,以及国内、省内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明令清明节期间,不准广大市民家庭聚会和聚集性活动,倡导采取网络祭扫,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等方式缅怀先人,不能集会,不能到现场祭祀,特动筆撰写《清明节网信祭奠缅怀革命英烈蔡云翔祀文》,表达追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蓦然回首想起,雪城人精神座标,高高耸立儿童公园中心的蔡云翔英烈墓碑,那娓娓动人、洞幽烛远,距今76年的传奇之旅。
蔡云翔、原名周世仁、又名周致和,1945年8月20日,由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亲手书电报并安排机场,蔡云翔和何健生组织的起义,有赵乃强、黄哲夫、管序东、黄文星、沈时槐5人由蔡云翔驾伪政府"建国号"专机从杨州飞抵延安。"建国号"成为八路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与此同时,蔡云翔、何健生等组织的还有白景丰等伪政府的空军连同家属29名从地面起义。蔡云翔到了延安,实现了觅党夙愿,由周致和改名蔡云翔,誓要:"像白云一样,永远守护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因母亲姓蔡,凝记母爱,改为母亲姓氐。"
蔡云翔,1918年生于湖北省黄陂县,黄陂县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现改为武汉市黄陂区。
蔡云翔,兄弟姐妹5人,蔡云翔是长子.其尊父周性初,一生酷爱读书,手不离卷。蔡云翔少年时期随父先是在武昌经营一处书店,没几年又搬到汉口,受其家乡人杰地灵的影响,又自幼也迷上了读书,学得聪明坦诚,闻名遐迩。
1935年,年仅16岁的蔡云翔,因家境贫寒.当兵入伍国民党南京教导队。服役期间,为图空军救国之志,仅一年考入国民党笕桥航校第十期学习,由于蔡云翔少年时受花木兰替父从军巾帼英雄和《岳飞传》等民族英雄,精忠报国的影响,在航校开阔眼界,一方面接受一些进步思想,了解到其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再一方面强烈地追求光明、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欲望,使蔡云翔求助同宿舍技械员谭炜组装了一台6管短波收机,觅听延安红色广播,迅速萌生"身在敌垒心向党.无畏献身报效祖国"的孜孜追求。
1939年蔡云翔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分配到双流机驱逐五大队,任中尉飞行员。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芦沟桥事变,大举侵略中国,狂轰滥炸我国多个城市,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蔡云翔无比愤慨,立誓:"只要我有机会,一定向侵略者射击。"在国民党消极抗日中,蔡云翔弧身一人驾机几次袭击日冠。
1944年6月,蔡云翔个人袭击日冠,遭国民党军法处置时,蔡云翔驾P一40机逃脱,欲再次袭击日军舰艇,因机矢油,右翼中彈迫降而被抓,押在武汉。当时伪政府陆军部部长叶蓬,想利用蔡云翔高超的飞行技术,培植自己的空军势力,以同乡关系保释蔡云翔,使蔡云翔到常州去办航校,并任蔡云翔中校教官。蔡云翔持"我是中国人,决不做亡国奴"的血性,弹精竭虑汇同国民党空军八大队领航轰炸员何健生等组织了29人分空陆两相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5年、8月20日,借执行任务之机,由扬州率张华等6人起义飞向延安,回到人民怀抱。毛泽东主席同几位领导,在赴重庆淡判前夕,接见了蔡云翔等起义机组人员;朱德总司令称赞:“这次驾机起义不仅开创了从敌对阵营起义的先例,更为我党实现飞行梦想带来了宝贵资源。命名820起义为八路军第一架飞机820号,隶属八路军总部调遣。
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的人民初建人民空军.面对抗日战争刚一结束,一片废墟,两手空空。1945年9月之后,先后实施:先是到战争废墟中收集矢落的飞机、油料及零散器材;又是接收日本空军战俘;还是成立中国航空队、民航运输队;还是到东北创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培养一些航空骨干种子。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环境中,蔡云翔无不: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生死面前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蔡云翔以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擎天驾海、攻坚克难、履履传奇、履履建功、创造了人民空军建设史上的"十个第一",即:
一是第一个从敌垒中驾机起义;
二是第一个驾机赴张家口收集飞机器材和油料;
三是第一个担负接收日本空军战俘。
四是第一个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中国航空民航队队长;
五是第一批赴东北老航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及骨干;
六是第一个担任东北老航校的教育长;
七是在世界上第一个驾双引擎运输在山区成功降落营救首长和战友。
八是第一个修复并试飞"隼"式战斗机的成功者;
九是第一次在红军长征以来空陆配合击溃国民党先遣军顽匪的参战者。十是第一个担负执特殊任务,舍生忘死,奉献人民。
1946年6月14日.蔡云翔挺身执行一次特殊飞行任务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被追任为中共党员、授予革命烈士。蔡云翔在党的队伍里,仅10月的短暂时间.以英雄对党、对人民、对使命无限忠诚,倾注一腔火一样的热情,铸就了:
"披肝沥胆、血性风发、擎天驾海、攻坚克难、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丰碑。
在牡丹江市耸立着蔡云翔高高的丰碑,在北京人民空军英雄墙上第一排第二个镌刻名字,熠熠生辉。
蔡云翔的青春热血奠基了东北老航校广大指战员的风发血性,成为人民空军摇篮的披肝沥胆,绽放出不畏艰险、擎天驾海的英姿、航校成功的培养出561名航空人才,涌现出:王海、张积慧、刘玉堤等一大批威震敌胆的战斗英雄。
遵照党中央:"铭记光荣历史,把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和“学习英雄,崇尚英雄,弘扬英雄,争做英雄"的指示,牡丹江人在深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把蔡云翔的事迹做成课件,在街区、在机关、在校园、在军旅、在群众百姓中广泛宣讲,讲得电视、报纸有影、广播有声,并编著了55000字的《蔡云翔传记》、牡丹江晨报进行了两个半月的连载,书稿还发到了英雄的家乡《今古传奇》全国书刊,呈送给英雄的家属。无不认识到蔡云翔英雄过去是学习的榜样,当今仍是时代的楷模,弘扬传承蔡云翔精神是我们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脊梁、是无穷的智慧、底气和力量。是我们百年波澜壮阔,新时代斩浪前行,在危急中育新机,于变化中开新局,虎啸风生的榜样。
在这清明节网上祭奠的日子:
清明时节雪城人, 网信祭奠云翔魂。
相隔远近心相系, 心心相连血脉通。
林海雪原松涛呜, 冰江消融注真情。
镜泊湖水蘸笔墨, 威虎山峰放歌颂。
空军先驱蔡云翔, 铁胆英雄扬盛名。
雪城耸立英雄碑, 北京墙上铸辉煌。
三忠精神挺脊梁, 历久弥新薪火传。
仅此网信缅怀革命烈士蔡云翔英雄祀文。
二O二二年四月三日

